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6日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钟炜辉
  新时代下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引领和推动。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开阔专业视野、良好团队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更作为1998年进校,在这里完成本、硕、博学习的老学长,我想分享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第一,我想谈谈责任感。本科阶段,学习主要是个人的修行。而研究生阶段,每位同学会被作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来看待,除了要面对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压力,还要对所在团队、合作伙伴,甚至行业、国家负责。研究生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会聚一批杰出的年轻人,在导师的引领下,解决人类面临的最根本性问题。可以说,“研究生智则国智,研究生强则国强”。如果你从事科学研究,你的职责是为人类开拓认识自然的疆界;如果你选择公共服务,你的职责是为社会大众谋求福祉。
  第二,我想强调勇气和进取心。本科阶段的学习,有确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成绩单是重点。而研究生阶段的重头戏——科研工作更像是探险,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前方充满无限可能。研究生导师能够做的,只是判断大致的方向并提供基本的条件,更重要的是靠大家主动、大胆、细心地去探索。因此,希望同学们始终怀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大胆探索,敢于质疑普遍接受的结论,敢于涉足完全未知的领域,敢于发表标新立异的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发掘自己的兴趣、锻炼独立创新的能力,更会让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充满激情和惊喜。
  第三,我想说说坚定而从容的心态。即使你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也不意味着你的研究生阶段会一帆风顺。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过程往往伴随着挫折和失败,如何去面对?我个人体会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注意培养直觉和洞察力,逐渐减少犯错误的概率;二是要学会享受过程、享受细节,认真体会每一次尝试带来的进步,深信你获得的哪怕每一个微小结果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次;三是不要计较一时得失,理应洒脱从容,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中的高峰,攀登过程中积累的能力、经验和意志品质也会让你受益终身。
  我们正处在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希望同学们内心都要有一份使命感,为社会繁荣、为祖国强大、为民族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珍惜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用习近平总书记常引用张载一千年前留下了四句话作为总结,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系土木学院博士生导师,本文为作者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