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5版
发布日期:
教育,用生命影响生命
◇鲁萍(理学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本意是说,潜心修学者,在修学过程中,只有不忘记自己的初心,才能善始善终。作为教师,该如何不忘初心?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我,该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我第一次问自己,是刚走上讲台的时候。
  时光拉回到十八年前,300人的阶梯教室,密密麻麻的座位,4块大大的黑板,长长的讲台上站着小小的我,紧张又羞涩。望着几乎和我同龄却比我高大很多的学生们,我只得故作严肃以显威严。初上讲台,对付“紧张”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熟练备课。50分钟一节课备课20小时,在一摞摞的参考书中梳理逻辑、甄选例题。
  慢慢地,讲台变成了舞台,我也可以谈笑风生、旁征博引,也能把枯燥的理工科课程讲出清晰的逻辑,讲出行云流水般的舒适,讲出课堂上一波又一波的欢笑。遵循“以终为始”的思路,逆向思维,把未来工作、读研需要的学习能力融入课堂,讨论课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不断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数学建模竞赛指导老师,指导出多个国奖队伍,一张张“优秀主讲教师”的荣誉证书是学生给我最好的鼓励。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西建大教案评比一等奖、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一张又一张的教学技能竞赛证书都证明了一句话:“付出,就有收获。”——这,可算“扎实学识”?
  “我该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只有这些吗?”我第二次问自己。
  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棒。兼职“理学院数学物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带领研究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我们有小组讨论、有知识竞赛、有参观学习、有爱心支教,还有17公里的城墙徒步行,用手中的笔在城墙上绘出2万5千里长征路,用脚下的足迹践行长征精神。优秀党支部荣誉牌、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这些都是我带领学生党员不断前行的力量。——这,可算“道德情操”?
  “我该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只有这些吗?”我第三次问自己。
  青春是多彩的,也是充满困惑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兼职了一个新身份“知心姐姐”。校园里的石子路越走越长,从听不懂课聊到学习力,从宿舍矛盾聊到换位思考,从学业方向聊到人生规划,从校园恋爱聊到自我成长……迎来送往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就像校园里湖边的双百亭,见证着一段段精彩的青春岁月,倾听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笑望着那些蓬勃生长的年轻的生命……我用自己的思考、阅历为学生搭起心灵成长的阶梯。——这可算“仁爱之心”?
  “我该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只有这些吗?”我第四次问自己。
  除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清晰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还能从课堂上收获什么?一门课的学时再多,对于整个青春、整个生命都是短暂的。教育,不是仅仅教导学生课本的知识,更应该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不是仅仅教他们定理和公式,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不是仅仅只言片语的答疑解惑,而是要激发她们对求知、对生活的热情……只有激发出一个人的梦想力,并打造出自我迭代的学习力,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这可算“理想信念?”
  “我,该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我还会问自己第五次、第六次……当初的我们,选择三尺讲台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过后,再回首,希望我们依然记得自己曾经的初心,曾经的理想,曾经的斗志昂扬。
  我很喜欢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愿意用行动终身践行: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