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走过石泉
◇王奕嘉(环境学院)
  如果不是因为在西安读研时认识了家在安康石泉的朋友,我一个陕北人怎么也不会动起穿过秦岭去陕南游玩的念头。因为疫情,这趟石泉之旅对于我们三个迟迟还未开学、没有毕业典礼和毕业照、不敢出远门儿的研三毕业生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次不寻常的毕业旅行。
  从安康出发沿十天高速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驶前往石泉,上车不一会儿好友便酣睡起来。我挪至窗边赏沿途风景,只见青翠山峦在小雨天气里被云雾浅罩,缥缈中更添几分中国画的疏淡意境,不时还遇见嫩黄绿色的小山丘,那色调真的温柔极了,让人忍不住地心生怜爱。
  抵达石泉,到落脚处歇息半晌,友人极力推荐品尝一家“石泉炒馍”,我原本傻傻地以为是馒头切碎了炒着吃,类似关中炒饼的做法,没想到却是一种加了炒土豆丝、卤肉、鸡蛋的特色肉夹馍,一口下去,饼酥、肉嫩、菜脆而多汁,回味极香。
  安顿住肚子,我们步行来到县城中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的明清老街(在CCTV《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里出现过),西城门上“秀挹西江”四个大字最先映入眼帘,据说这是嘉庆年间的旧题。
  青石板铺就的古街干净古朴,一个个木板门店油亮整齐,楼阁、老衙门保存完好,土特产、根雕、石艺应有尽有。一路上小雨淅淅沥沥,行人稀少,相宜的温度履痕处处让我们三个雨中撑伞的姑娘十足惬意。
  第二日乘车沿316国道经石蒿路、后合路前往中坝作坊小镇、中坝大峡谷。途中遇见山间一江青波似绸锦,不禁感慨,果然是融山亲水,轻柔水乡呐。
  中停小镇,气象环境检测屏上显示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米1567个,空气相对湿度87.0%。在这样优质的环境里,“呼吸是一种幸福”的说法毫不夸张。友人介绍镇里冬日有“庖汤会”,这是秦岭南麓特有的民俗,每年冬季用猪肉设宴款待邻里宾客,庆丰年,祈未来。
  步入中坝大峡谷,迎面而来的瀑布将通体暑意瞬间打消。因为是工作日,景区里游客零星可数,打水漂、过吊桥、扮鬼脸,山谷溪涧装满了我们三个人恣意嬉闹的声音,无拘无束、不亦乐乎,颇有几分反客为主的意味。
  行至峡谷半途,见山体上刻有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起昨晚整夜落雨,和好友在宾馆闲聊到凌晨一点多,回想当时住寝室也常夜聊人生,感慨毕业各奔东西后这样“共剪西窗烛”的日子只怕是越来越难得了。
  下午回到县城后品尝了朋友一再推荐的烤鱼,做法很特别,是将烤过的鱼放在香辣浓郁的汤汁里和豆腐、泡椒等一起煎煮。这样一来,鱼 吃起来在外酥里嫩上又加了一层多汁的香滑口感,叫了一瓶啤酒,三个人吃的热气腾腾、身心舒爽。
  傍晚挽着胳膊在汉江边散步,好友说“我真的想不到有一天会和你在我家这儿聊天”。伴着河畔微风喃喃不休,天色渐暗,河对岸街灯点起,山体上“石泉十美”四个红色大字格外安然、醒目。
  不知不觉又徘徊走进老街,夜晚街灯点缀下,穿着汉服的女孩们在古街上踱步缓行,一手举着手机热情洋溢地直播,千年古城在网络的链接下重新迸发出生动、新鲜的活力。
  我们三个也不甘落后,赶忙下载了直播软件在江边毫无怯意地放声歌唱起来,“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街对面石阶上不认识的男孩跟我们一唱一和起来,又是羞涩又是惊喜,这情境太有意思了。
  回到宾馆,忙着直播互动的,忙着准备答辩ppt的,忙着和男朋友聊天的,三个姑娘又很晚才睡去……第二天清晨笑着闹着也不忘直播着,一起逛了特色民宿、买了特产礼物,尝了石泉特色大个儿豆腐包子,这趟安康之旅才接近了尾声。
  姑娘们,不知毕业后再次相会是什么时候,希望那时也能一起赏石听泉、唱跳直播……其实能聚在一起,做什么都好呀!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