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练好内功才能拼出未来
——我校毕业生的求职故事

我校毕业生张珂伦向记者展示三方协议

 
  从就业办老师手中接过盖好章的三方协议后,张珂伦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终于踏实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笑着说。
  张珂伦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1609班的学生。2月20日,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成绩不太理想的他决定找工作。
  和班里其他“考研党”一样,张珂伦从大三上学期决定考研,大三下学期开始备考。“每天上午8:00准时到自习室,晚上11:00回到宿舍,自习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准备了一年多。”
  初试成绩公布那天,张珂伦有点懵了。反复思考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找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没有返校的他开始制作简历并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站等搜寻招聘信息。“辅导员老师也在群里推送各种招聘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他筛选过的。”
  因为所学专业关系,张珂伦把求职意向定在了工程类。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他没有“全面撒网”,而是把简历集中投给了三四家建筑类或房地产类公司。
  大学期间,张珂伦学习成绩属于班里中上,还参加了大学生就业协会等社团组织,这些都成为简历里的“加分项”。很快,他陆续收到了网络面试通知。
  “与线下面试不同,线上面试更多考量如何通过视频交流形式展现出个人特质与优势。”张珂伦将简历里的每一条信息仔细斟酌,“自己没有或者优势不明显的一定不要写,尤其不要吹嘘”。他还专门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以便更从容地回答公司人力资源提出的问题。
  “精心准备、从容自如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谈及自己的求职经历,张珂伦说,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他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定好目标,不要犹豫,一心一意准备,一定会有所收获。
  环境工程专业1604班陈俊琦也是考研失利转而求职。不同的是,因为疫情无法返校,他查阅了学校发布的来校单位岗位需求信息,选取了数家心仪的单位,通过辅导员李力老师现场代投了简历。
  5月27日,我校举行了学校返校后首次线下招聘会,包括陈俊琦在内200余名未返校毕业生通过辅导员帮助投递了简历。目前,陈俊琦已经顺利拿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准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干一场。
  “特别要感谢老师的帮助,他们定期关心询问我们每个人的就业情况,给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些建议。”陈俊琦说。
  “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要做到‘扶君上马,再送一程。’”材料学院辅导员吴刚说。
  “学校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通过‘群-网-平台’线上实时推送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在移动互联端精准了解招聘会单位名录、岗位需求等信息。”就业办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充分利用、挖掘互联网资源和渠道,通过搭建就业市场平台、线上就业指导、个性化就业帮扶等举措,切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自5月8日学生返校以来,学校已举办线下宣讲会15场、云宣讲会7场、中大型线下招聘会4场,收集发布岗位需求9000余个,组织辅导员代投简历600余份,参与学生达2700余人次。此外,还举办了校董单位校友企业就业洽谈会、“建大校友直播带就业”活动等。
  “我们将继续抓住毕业生离校前两周时间,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学生稳就业。”学生处副处长、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裴喜永说。 (文/马长蕊 米泽龙)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