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笑颜)看到我校结对帮扶干部不仅带来了米面油等慰问品,还自费为家里购买了两只山羊,山阳县板岩镇石庄子村村民程开元及其家人激动万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建大,一定好好养殖,争取早日脱贫。”
为精准高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日前,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构建“1+1+1”精准帮扶模式,即一名校党委常委带动一个党支部,包联一户困难户,助力地方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山阳县板岩镇石庄子村位于秦岭腹地,目前还有2户贫困户、8户脱贫监测户以及4户边缘户。2019年,学校选派材料学院白超作为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一年多来,学校认真落实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坚持因户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同时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在石庄子村进行村域规划,开展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家里收成怎么样?”“对脱贫有什么打算?”每到一户困难户家中,学校领导仔细调研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全面摸底,制定帮扶计划。各支部负责人为帮扶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现状,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认真倾听贫困户发展愿望,鼓励他们坚定发展信心、勇于克服困难,早日摆脱贫困。
“驻村扶贫工作紧密了高校与乡村的联系,为学校师生了解国情、深入农村提供了机会,进一步筑牢了学校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邱必震说。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要求,把驻村帮扶作为扶真贫、真扶贫的关键举措,把驻村干部作为攻克贫困堡垒的中坚力量,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建大力量。”学校党委书记苏三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