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盘点2019
校园十大新闻揭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按照以质量特色求生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服务奉献谋支持,以精细管理提效率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再上新台阶。 
  
  我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省安排,912日,学校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对全校主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主题教育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航工程、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基础工程、密切联系服务师生的民心工程、推动学校创一流、建百强、追赶超越的动力工程,主题教育高质量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924日上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巡回督导组组长黄跃金一行4人深入我校检查指导主题教育工作,对我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学校主题教育相关工作90余次,省委主题教育简报报道3次。
  2019年,我校2个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在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获教学标兵1人、教学骨干3人。助力脱贫攻坚,学校蝉联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1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24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全年获准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项(重点攻关2项、重点3项、一般8项),获准总数和重点项目数量均位列省属高校首位。获准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有4名教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5名学生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3名学生分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4篇论文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历史最好成绩。 
  
  ■校友吕西林、徐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我校校友吕西林、徐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目前,我校教师及校友中已产生院士10位。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再结新硕果。全年引进博士师资1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3人。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0人分获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青年科技新星、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称号。新增博士后流动站2个,总数达到9个,实现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对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的全覆盖。 
  
  ■我校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示陕西教育事业发展新成就,418日下午,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陕西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陕西校园行活动在我校草堂校区正式启动。
  国庆期间,我校师生通过举办升旗仪式观礼活动、教职工健步行、师生书画展、师生摄影作品展、海报设计大赛、红色文献展、音乐与歌声中的祖国——刘炽生平展、快闪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0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校师生通过党委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迅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广大师生通过网络、电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途径,学习全会公报,领会全会精神。
  11月,学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首期学习班。此外,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我校,并与土木1804班团支部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微团课。新华社、《陕西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报道了我校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做法。 
  
  ■我校首次进入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榜、QS亚洲大学排名榜
  2019年,我校办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首次进入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榜,位列全球1399名。
  1127日,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2020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165所大学进入亚洲500强,数量位于亚洲第一。我校为本次排行新增6所中国内地大学之一,位列亚洲大学排行榜第501-550位,并列排行中国内地高校第116位。
  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2018-2019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学校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100名,迎来了创一流、建百强征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425日,优客工场、全球INS大会研究院联合对外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百强名单,陕西有9所高校上榜,我校名列第89名。此榜也被视为中国的新工科大学排行榜 
  
  ■刘加平院士团队“新地域乡村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210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我校建筑学院院长刘加平院士主持完成的新地域乡村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我校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84项,其中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首次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年科研经费合同额4.48亿元,到款2.51亿元。获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2个,国家重点研发课题5个,获准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新时代陕西人居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重点研究基地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揭牌成立
  3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我校共同发起的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在北京宣布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与我校党委书记苏三庆为研究院揭牌。住建部副部长黄艳与我校校长刘晓君签署了共建研究院的合作协议。
  作为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工作的国家级专业智库,研究院的成立将为国家和地区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提供理论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住建部、我校共同指导和支持研究院针对城乡建设和文化传承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研究咨询。 
  
  ■我校师生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佳绩
  1013日至15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办,我校盐湖卤水绿色提锂技术领航者项目斩获金奖,是该赛事举办以来我省省属高校首次获得金奖;该项目指导教师之一、王磊教授获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同时,我校小安民墅——乡村装配式建筑项目获得铜奖。
  2019年,我校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全国奖项590项,特别是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3D大赛中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奖成绩均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我校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1月,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认定名单,我校名列其中,传承项目为传统瓦作技艺。教育部要求高校通过抓实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六个环节,引领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2019年,我校申报的《地域历史激活文化想象场馆育人创新培养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化场馆精品展览育人项目》获评教育部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增强文化自信宣传系列活动获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资助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历史建筑群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