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载体,其经典著作缩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民族复兴呼唤文化复兴,高校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之责,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六年来探索出一条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试图实现国学经典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通过国学经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大学生文化底蕴的有效渗透,促使其健康成长。
国学经典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是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的,因而将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通过有效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挽救文化信仰危机。
首先,国学经典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交融性。国学经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其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积淀,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贯穿教与学之间的“共通桥梁”和“相融语境”,国学经典体现出的历史性、传承性通过熟悉的思维方式和语境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其次,国学经典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最后,国学经典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地位上具有互补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国学经典教育密切相关。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弘扬国学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存在紧密的契合点。
探索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
学校通过六年的探索工作,在教学改革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一是编纂教材。高品质的教材是国学研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学校编著的80万字《大学生国学经典读本》(上下册)最终得以问世。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制度。为了保证研读国学经典活动卓有成效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研读国学经典活动组织实施办法》。从教学、考核、交流及学生自学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并将国学教育融入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确保了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三是认真落实实施教学。
学院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涵盖各环节的国学经典教育教学方法:课前教师们认真备课,搜索查找大量关于国学的文献、媒体资料以帮助学生学习;授课中,教师们力图做到将国学经典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历史课中探索传统文化在中华历史沉浮中的作用及其时代价值,在思政课教学中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及当今中国踏上复兴之路的精神动力;课后,相关的交流活动也热烈地进行,通过在线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分享资料,交流学习心得。或者教师专门抽出课外时间给学生作专题报告,组织学生讨论和演讲。
依托研读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多类型的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国学经典原本与文学联系最为密切,但之所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开展此项工作,是因为传统文化虽博大精深,但也泥沙俱陈,非经仔细甄别、过滤和发展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要求。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国学教育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扬弃传统文化,则能有效地保证这一活动的科学性、正确性,使其更好地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
在国学的研读过程中,学院更重视学生自学、讨论和交流等学习方式,希望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作为主体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恒久价值和魅力,成为一个自觉的文化传承者。而教师则着重起引导、解惑及督促的作用。教师们的辛勤努力换来的是研读国学活动的良好效果。
一方面,学生在研读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课前热火朝天地诵读,课后积极和教师交流、提问,还自觉地查找大量资料、图片发给老师以表达看法。这表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从课后的读后感来看,学生对国学中的一些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浅尝辄止,而是敢于深入思考、提出疑问,将其与当前社会结合起来,其中不乏思想的火花、灵光的闪动。
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认识到,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应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志向的合格人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了大学生的宽广胸怀、和谐处世的原则;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进取的精神,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强化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了民族定力,实现了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目标。
(原载《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