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19,你我与美好必将再次相遇
  今天是2018年12月末的一个清晨,草叶上起了薄霜,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校园各处已多见行人。即便是寒冬里的一天,熹微的光线亦如常普照人们的脚步。
  在雾霾间或浮动的年底展望未来,无论时间如何抵达、万物如何生长以及你我将以怎样的姿态行走,2019年都必将是美好的新一年,晴朗的蓝天、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无比向往和珍惜。因此,在新一年打开之前,那些发自内心的期许会在繁忙的生活中集结,那些面朝世界的梦想会从平淡的日子里升起。
  2018年,不少人先后离开了我们。我们之所以缅怀他们,是他们在一重又一重困境中勇于挑战的作为,激励了我们的成长;是他们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善意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奋斗故事,给我们乃至学校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和这所大学得以自信接续大步向前。
  2018年,一批新生迈进了大学校门。于他们而言,大学是新的,于大学而言,他们是新的,他们关于学习的个性选择、关于生活的打开方式等等,举手投足都在呈现这所大学崭新的形象。同样,校报之于他们,刊载着学校发展的大事小情,传递着大学生活的细节与表情,他们之于校报,是新读者和办报资源的新“矿藏”,他们的声音需要校报去倾听去转述,他们追赶愿景的脚步和成长中的苦辣酸甜,已逐渐投射在校报的方方面面。
  大学校报是一张“新闻纸”,也是一张“文化纸”。回望2018年,校报的新闻触角,既立足校园,也瞄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志愿支教的大山深处;校报的文化视野,在一如既往地承载大学精神元素的基础上,也浓墨重彩地关注大秦岭的生态保护。
  大学校报凝聚着全体办报者的职业理想和广大读者的深情厚爱。长久以来,一股压力始终与我们如影随形,这种压力既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宣传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也来自于我们对新闻事业的自觉,还来自于读者对我们的期冀。尊重读者、敬畏读者,一直是我们最为重要的办报理念。为了读者,借智读者,永远是我们不断提升办报质量的核心内容。
  滑动手机屏幕,微信朋友圈里多有“您的2018年余额不足”的调侃。不足同样显现于我们一年来的工作。譬如,校报的新闻足迹还不够贴近校园一线,新闻表达还不够生动鲜活,新闻实践还不够符合预期等等。我们深知,在新一轮春播之前,这样的自我反思不可或缺,且常思常新。
  在资讯层出不穷、传播手段发达的新时代,闭门办报越来越不可能。一张报纸,往往是我们和读者之间最短的距离。但隔着这张纸,仍让我们觉得和读者不够近。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与读者广泛互动,愈加频繁的互动将让我们之间更加熟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着读者在告知新闻线索、书写人生故事以及提供办报建议等方面,给予校报更多的支持。
  我们何其幸运,又一起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展望2019年,新闻之“新”不在别处,就在你我站立的校园里起伏;新闻之“闻”不在别处,就在你我时常的寒暄里闪现;新闻不在别处,就在学校将“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细化为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三步走”的进程中;文化不在别处,就在你我尽管日子琐碎各自奔忙却依然心手相牵的温暖里。
  2019年即至,你我必将与美好再次相遇。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将携手继续传递建大故事,见证并记录建大历史。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