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又是一年重阳节,在尊老敬老的节日氛围里,在“老有所为”的建大故事里,有这样三个人和一个群体的身影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建大老者的一个生动缩影。
他,94岁高龄仍乐在课堂,离不开三尺讲台,丢不下三寸粉笔。择一事,终一生,痴心一片初衷不改——一次跨界蜚声教坛,一声鼔呼情动万千;他,85岁依然在专业的领域里,追溯传统,紧跟前沿,不断探索和思考,以其高屋建瓴和博学敏锐,发余光、散余热,呕心沥血地贡献着力量;他,三年来退而不休,以文化人,以情育人,在校园文化与书院建设中,孜孜不倦地服务于退休教职工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指导和留学生文化交流等;他们,是学校的“监察御史”,德高望重,敬业耿直,以干好人生“第二事业”的心劲儿,关心和督导着学校的发展。
他们,饱蘸彩墨、大显身手,在建大的办学历程中,大笔挥写着他们的晚节余香……
“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一件中山装,一个放大镜,一个健朗站立的身影,一整面写得满满当当的板书,一次铿锵有力的鼔呼,一句深情的“表白”: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的潘鼎坤教授,乐观开朗,风趣幽默,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新知充满兴趣。晚年生活里,他每天除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外,还坚持思考,并愿意把自己在中国传统诗词对联的所感所悟,站上讲台与更多学人分享。
自1951年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直至如今,他依然坚持为大学生做“我爱微积分”等专题讲座。在他的讲述中,枯燥的数学原理变得生动鲜活:他会用“以猪寻猪”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用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奥妙,还会引用李煜的名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一次辅导讲座上,他曾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也是最留恋的地方”;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节目里,他婉拒坐着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当老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在回忆文章里,他写道:“我庆幸自己能在这里(建大)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虽只有一点点余热,也可以尽情发挥,可以尽情感受这夕阳无限好、彩霞耀黄昏的美好时光。”
就是这样一位老当益壮、兢兢业业、文化担当者(人民日报微评)的老师形象,将成为94岁潘鼎坤教授留给建大人难以磨灭的记忆。
“最重要的,是做好传承”
打开书房的电脑,85岁的汤道烈教授如数家珍,有他将专业思考制作而成的ppt讲稿,有收集的大量专业性参考资料,有给后辈晚学提的一些学术建议和意见……
问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汤教授提到了他与恩师的一段书信故事——“1983年,我刚刚恢复教学不久,城市规划学科在当时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的大学老师特地来信,只为了给我推荐一本他认为很有学术价值的芬兰人出版的英文书……”
也许就是这样的师道传承,让他至今念念不忘,并且依然保持着与后辈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紧密的联系,并在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参与度。
“汤老师一周来学院好几趟,他身体健朗,思维敏捷,常常到各办公室或教室走一走,听一听,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叶飞说。“汤老师看问题独到而犀利,总是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与见解……当年给我们授课时,就常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建筑学院副院长李昊深情地回忆道。
在建筑学院,汤老师“看到什么说什么”,老师们或许会觉得他有些许严厉,但都钦佩于他对事物认知的敏锐性和他的耿直、有原则性。退而不休的状态里,他依然研究不止,思考不止,总会在学术专业领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也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不断建言献策,学院里对他的各种赞誉之声,都是对他老有所为最好见证和推崇。
“我有一个基本的人生观,就是我们每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小分子,要对人类的传承做好自己的努力,这种传承包括生命的传承和文化智慧的传承。教师的教育本职更是要做好传承……”交谈间,汤老师引用最多的是孔子的名言。而他自己,也正是《论语》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生动写照。
“我不能辜负与学校的这几十年情分”
重阳节之际,学校老年活动中心里,一年一度的“离退休教职工书画展”如期开展,活动室墨香四溢,文化气息浓厚。展示的80余幅作品,既有咏赞祖国山川秀丽和改革开放巨变的壮美画卷,又展现了我们新时代建大老龄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这些作品,凝聚了高鑫老师和他的同伴们的辛勤付出——从精心策划、拟写通知、发放纸张、广泛联络到上门收取作品、组织筛选装裱,最后亲自上阵布展。“作为老年书画协会的会长,我们要凝聚老人,要给离退休教师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高鑫老师说,“老同志的热情很高,只要身体允许的都会积极参加。”而他,更是乐此不疲地忙前忙后、为大家服务着。
退休三年多,他一直还没有正式地“休”下来——除了受邀举办书法艺术的讲座和培训,还组织学校建校六十周年教职工书法展,组织离退休教职工书画活动,指导学生书画社团,为留学生讲授中国书法,坚持为广大教职工送春联,甚至仍在笔耕不辍地编写教材……因他的坚守,文化校园的氛围似乎有了更具体可见的载体。
“社团里不管学生有任何事,只要我在西安,我一定去。”“给留学生上完课几乎每次我都会赠给他们作品,一是为给他们体验式奖励,二是作为我们中国文化的留念。”“我们做这些,是在传播中国文化,对学校来说,是在营造‘细雨润无声’的育人环境,提升培养人才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精神。”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殷切和迫切的责任感。交谈间,高鑫老师说,他把自己定位为教育工作者和服务者,因为相信和热爱,就愿意为此付出。在此过程中,得到的是付出的享受,是教和学的相长,是素养的提升和境界的提高。他曾常常以“抹布”自喻,哪里需要就去擦拭哪里。
多年来,他就是以这样一种抹布般让我们“日用而不知”、又潜移默化地“净化”着人的文化心灵的姿态,让人文艺术的种子和精神在这所校园里生长、浸润,也让他与学校培养他的“情分”随着生命在不断地延续。
“就是对学校有感情,想为她健康发展出 点力”
自1999年耿维恕教授向校领导建言成立教学督导组以来,已近20年过去。学校许多人都无法忘记——多年来,每天早晨,这些年逾古稀的老同志,尽管年事已高,有的身体欠佳,但他们仍然精神饱满,与年轻教师和学生一起,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晚上6点左右才返回家。
那些白发苍苍的身影,时而在雁塔校区与相关学院领导商讨发展规划,或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应该解决的问题;时而在草堂校区听课评课,同一些老师交流教学经验……
空闲下来,他们坐在一起研究讨论最多的,就是督导组的工作如何到位,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如何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与有关方面一起,共同促进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他们曾汇总分析了万余份“关于教师授课情况”的调查问卷,报送专题汇报;他们曾拍录整理学校校风校纪方面不良现象,促成整顿改进;他们曾多次向学校提出或报送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课堂秩序科学化管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改进意见百余份;他们曾在学生“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美笔记”活动中评选优秀进行表彰;他们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写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刊登在督导简报,为领导整改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取得很好的成绩,受到有关方面的点赞,校督导组老同志是出了大力的。”校长刘晓君曾十分恳切地评价说。督导组的一位老师说:“就是对西安建大有感情,想为她的健康发展出点力,使自己的晚年过得充实,活得所值。”这也许代表了所有督导组老同志们的心声吧。
如今,一些老成员已经作古,新的力量依然在不断充实。近日,学校召开了第十一届本科教学督导组聘任大会,新一届督导组正式成立。学校在长期坚持聘任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的基础上,吸纳了部分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好的在职教师,扩充了队伍,优化了结构。
督导组的老同志们,前赴后继,矢志不渝,为了学校发展这个共同目标,不断用生命书写人生第二次辉煌,他们这种执着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也是为学校留下的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乐见夕阳无限好,老树春深更著花。在人们眼里,这些老同志,就象燃烧的晚霞腾腾起舞;象经霜的红叶更加绚丽多彩。他们的壮志未与年俱老,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但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具光彩、更加精彩,也把他们倾情教育、奉献建大、老有所为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文/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