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陈绍蕃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交流会,深切缅怀陈绍蕃先生,以此表达我们对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陈绍蕃先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和教育家,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生追求科学真理、仁爱宽厚、淡泊名利,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人生楷模。
先生胸怀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1948年,在国民党政府即将垮台之际,他坚定地选择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解放初期,先生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是民盟第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和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20世纪80年代,先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届陕西省人大代表,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进步,积极追随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在辞世前的病床上,先生还认真
地完成了“两学一做”的学习笔记。
他说:“我这一辈子,只是做了一些
踏踏实实的工作,欣慰的是,我的路
走对了,我这一生,无怨无悔。”
先生一生执着追求科学真理。
从1974年编制我国第一部再到即
将实施的三代《钢结构设计规范》,
以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
程》《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
规程》,都饱含了陈先生的巨大心血。在最新版《钢结构设计规范》编制时,先生已是90多岁高龄,仍精心推敲条文,多次参加研讨,对争议问题论证把关。经多方努力,今年新版规范就要实施,这也是对先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在钢结构科研方面,他的学术水平得到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多次被国际钢结构学术会议推举为会议主席。他还被多家国际钢结构学术杂志邀请为编委,是1992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钢结构稳定性能巨著《金属结构稳定——世界观点》的中国地区协调人,被国际权威性学术组织——结构稳定研究学会(SSRC)评为终身会员,是该学会在中国地区的唯一一位终身会员。因在钢结构领域内的卓著成绩,先生于2014年当选为“中国钢结构三十年领军人物”。
先生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桃李天下。1978年,先生于花甲之年负责主编了我国高校第一本统编本科教材《钢结构》,长期以来成为全国众多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钢结构课程的首选教材,印刷数量始终保持全国钢结构教材之冠。1987年,先生为研究生教学所著的《钢结构设计原理》出版,随后修订、再版三次。这是我国第一本钢结构专著,被奉为钢结构的经典著作。
先生是我国高校结构工程专业房屋钢结构研究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钢结构领域的首批博士生,不少弟子成为大学教授和钢结构领域的知名专家。先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鼓励。他在审阅学生论文时,甚至对文中的标点、错字、漏句都一一提出,有时为了弄清文中论点,亲自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先生这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这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科研态度令后辈学子深受教益,成为年轻学者的宝贵精神财富。
先生为人仁爱宽厚、淡泊名利。先生性格平和,生活节俭,但对同事、弟子甚至素不相识的学生却关怀备至。为了纪念故去的夫人,从自己的工资里每年拿出2万元,以夫人的名义设立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利用精工钢构的支持,设立“陈绍蕃-精工钢构奖助学金”,资助众多学子;弥留之际,他还一直惦念要为学校做点贡献,所留书籍全部捐赠学校,另捐助5万元给图书馆;捐赠公积金10万元以及去世后的所有稿费,成立陈绍蕃教育基金,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去世后,家属尊重他的遗愿,一切从简,不举办追悼会、不收花圈、不给学校提出任何要求。
先生一生收获荣誉很多,但他从来都非常谦和,他说:“钢结构涉及面很广,我用大半生精力也只是对它的基本性能有所领会。”每年,我代表学校去家中看望慰问先生时,先生都会谦虚表示,自己还做得不够。2017年春节看望他时,先生还表示:去年在国际期刊上投了3篇稿件,1篇已经录用,2篇还需要再修改。当看到原稿时,其英文单词一笔一画,图表清晰,令我十分感动。
这就是陈先生,他是钢结构事业一座不朽的丰碑!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1956年全国高校调整时,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专的土木、建筑类系(科)迁至西安,整建合并,我校由此诞生。60多年来,以陈绍蕃先生为代表的历代先贤,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在一代又一代建大人的不懈奋斗下,我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管、艺、理、文、法、哲、经、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当前,步入了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学校也确立了“创一流,建百强”的奋斗目标。以陈先生为代表的先贤们,用他们的心血铸就了今日的建大。我们将继承和弘扬先生的精神,顽强奋斗,砥砺前行,继续把老一辈学人开创的事业推向前进,努力把先生为之奉献了一生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