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
最近太多的来访者向我倾诉:
我好迷茫啊!大家都在考研,我要不要考?
我好迷茫啊!我知道要好好学习,但我为什么就没动力?
我好迷茫啊!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但我又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我好迷茫啊!
迷茫背后的本质
迷茫是一种没有方向感和失去自身控制感的心理状态。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就会由向外求转变为向内求,展开内部的对话,一方面你多年的经验和理智告诉你:你“想”去追逐这个目标,而且你清楚追逐目标需要做那些事情。另一方面你却不想去做这些事情。如果我们的内部机制并不完善或者不成熟,就会产生分裂。这种分裂导致我们会陷入异常艰难的内部的对话,在情感上体验到焦虑、痛苦。所以迷茫的本质——尚未整合好的自我冲突。
自我冲突时需要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主我是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我是行动者和被评价者。主我支配客我从事学习、工作、生活、社交,随时随地进行感知和评价这些活动的效应,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主客我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保持持续的沟通反馈,在关系中促使自我意识的成长和成熟及人格不断统一。
当你迷茫时,一方面“客我”说大家希望你这样做!你的亲人需要你这样做!老师需要你这样做!这样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同……另一方面“主我”说我觉得这样做没什么意义,我感觉不到愉悦,我不快乐……于是冲突了,迷茫了,焦虑就产生了。
就像一对恋人,度过了热恋期会产生矛盾,这个时候是逃避、否认还是勇敢承认、应对矛盾?当然后者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生矛盾并不可怕,这是一种契机,是彼此发展出更牢固更深入关系的契机。既然有矛盾,不如痛痛快快地把对彼此的看法、不满和意见和盘托出,清楚地剖析问题的来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得到真实的、深层次的沟通。迷茫带来的主我和客我的内部对话和沟通、焦虑痛苦的情感体验,都给我们更深入了解自我结构和进行整合的机会。
自我冲突如何整合
整合的过程,是痛苦的过程,就像我们拿着一把刻刀将我们身上不成熟的部分一点点剔除,所以痛苦是整合带来的必然情感体验,你体验到痛苦的表层里面是你主我和客我在分裂、冲突、沟通、协调、成长、整合。所以要完成这样的过程,首先要不惧痛苦,这是涅槃的浴火。曾经有个从迷茫期走出来的同学自豪地跟我说:“我曾深切体会到那种破茧的痛苦,所以我现在更贴切地体会到成蝶的幸福。”
其次要接受自己的迷茫。要接受自己的迷茫就是要学会让自己平静的独处,在独处中倾听自我内部对话。就像情侣吵完架平静下来,我们不说:走去看场电影了事。而是彼此承认矛盾和差异的存在,并安静诉说自己的想法、平等的发表意见,用平静的语调进行内部对话,深层次交流沟通,在基于未来愿景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寻求整合。
我曾经接待过因为考研而迷茫的来访者,他刚开始的时候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虽然我知道我必须考研,但我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内在动力的缺失,常常听着课、上着自习就会问自己,你为什么在这里做这样的事情,茫然和焦虑一瞬间就会席卷自己,让我无所适从,整夜失眠……后来他尝试着接受,尝试着平静的独处,他说:我允许自己暂时不去想考研的事情,允许自己暂时无所事事,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放空自己,能够感觉内心的一片轰鸣和噪音,刚开始的时候很害怕,并急切地想要弄明白噪音的来源去按那个停止键,但是没有用处,噪音一直在。后来想:既然没有办法,就这样吧,自己和自己聊聊天,听听自己隐藏在内心的其他的想法……这样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以为我已经习惯了闭上眼睛后噪音就会存在,但是某天我刻意去回想噪音,才发现噪音已经消失不见了。这名同学现在依旧决定考研。“是啊,我还是决定考研,在那段安静下来的日子里,好像从内心的泉眼里冒出了一种欲望和渴望,补充了我以为早已干涸的动力之田,那段日子自我交战的成果,就是我现在想要考研不是为了一纸学历,而是为了以努力的现在给未来的自己一个美好的交代。这样一想好像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现在外部很紧张内部很放松。”他笑着说。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要害怕自我冲突带来的焦虑,不惧怕整合过程的痛苦体验,接受自我存在冲突的现实,勇敢面对自我分裂、冲突、沟通、协调和整合的淬炼之火,只有这样,你才会从浴火之中涅槃,凤翔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