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一张入职通知书,将我从校报学生记者变成校报编辑,称呼也从宿舍老大(年龄最大)变成办公室的小李。
刚工作的时候,行政楼还在整修。校报编辑部与宣传部办公室一起,在老印刷厂的一层合署办公,办公地方十分紧张。但自己的工作干劲很足,卯足了劲要干好工作。
对于做好校报工作,自己是有信心的。四年的校报学生记者经历里,采写发表了多篇报道,对校报的出版流程也了如指掌。但当自己参与完成了一期期的校报后,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况味。
办好校报,需要坚守,更需要不断改变。
报纸,只有一天的生命。而校报的出版周期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甚至更长。特别是随着校园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校报时效性不强的不足更加暴露了出来。
如果校报人还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办报出报,只会失去更多的读者,新闻宣传的作用也会持续弱化。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报纸内容的思想性,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度性,才能有效提升可读性、发挥引领性。
那些年,校报在王继武老师的领导下,充分借鉴校外媒体的做法,创新办报理念,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版和改革,推出了校园虚实谈、热点时评、新闻调查、图语等多个专栏。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在校报开办科技纵横谈、时事开讲、草麓堂夜话、建筑与文化等专栏,不断丰富校报的内容,提升文化品位。
我具体负责了几个评论性的专栏,每期都以不同的呈现方式,针对高校校园里的热点事件,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激浊扬清,革故鼎新,引导读者思考、思辨,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办好校报,需要热情,更需要时刻冷静。
做好一份工作,热情是必不可少了,但空有热情,不能脚踏实际,显然是不够的。具体到校报来说,要用一双“新闻眼”看校园,要善于在热闹的活动中冷思考,在事件的细枝末节中找热点,在采访对象的举止投足间找闪光点。
一篇新闻报道,要想感染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而一份好的报道,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前期的采访十分重要。在工作后的第一次人物采访报道中,自己事先没有做充分的采访准备。东拉西扯地和采访对象说了一大堆,真正落笔要写稿的时候,一团乱麻,迟迟不能下笔。自己只好重新梳理采访提纲,硬着头皮做了补充采访,才将采写任务完成。此后,不管什么样的采访,自己都会精心做好准备,确保心中有数。
作为编辑,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所以,编辑一定要大公无私,乐意并善于修改稿件。对经手的每篇稿子,都要精雕细琢,谋篇布局,打磨好的标题,提高稿件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在校报的那几年,在一次次的编辑中,自己的文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办好校报,需要努力,需要师生助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办好一份校报,仅有校报编辑几个人是不够的。丰富的校园生活,鲜活的校园事件都在师生中发生。只有充分发动师生,借智借力,才会不错过校园中精彩的瞬间。
那些年里,校报学生记者们以准新闻人的身份奔走在校园里,采写了大量鲜活的新闻报道,极大地丰富了校报的内容。在一次次的采访、写作中,学生记者的文字能力不断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强化。校报记者团也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试验田”。
作为记者团的指导老师,我和学生记者们一起成长。我深度参与了学生记者团队的选拔、新闻知识的培训、新闻任务采写工作。在与学生记者相处与交流中,他们也教育了我,锻炼了我。如今想起来,正是同学们的热情和包容,成就了我、提升了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在工作中,我有幸接触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老师,他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范,让自己深受感染,成为工作的动力和榜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工作需要,我2009年离开了校报。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情结。每期校报出版后,我都仔细认真地阅读。得空也经常去校报编辑部转转,与阿锋主任聊上几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为校报贡献绵薄之力。
校报就要出版1000期了。一路走来,这份报纸承载了许多人的记者梦,凝结了无数人的汗水和智慧。多少个日日夜夜,校报编辑部灯火通明,编辑老师和学生记者们一起做策划、写稿子、选图片、校版样……作为一名曾经的校报编辑,我有幸见证了校报的一段发展历程,为自己曾在校报工作过感到自豪。
当下,新的媒体传播方式不断出现,纸媒的发展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衷心地希望我们的校报主动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遵循高校校报的发展规律,求新求变,顺势而为,在办报育人的路上走好新的征途。
(文/李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