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人才培养 德育为先

  

◇邵必林

   编者按 11月3日,第十三届全国建筑类院校书记、校长论坛在山东建筑大学举办,校党委副书记邵必林在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对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作了介绍。《中国建设报》以《人才培养德育为先》为题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国家建设的宏观战略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牢牢把住“立德树人”这一条根本主线。而立德树人之“德”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树人就偏离了方向。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规律的正确把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因此,立德树人就是要强化思想教育,突出价值引领,真正使“四个自信”成为师生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这其中教师的思想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不断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高等院校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努力铸造教师成长的熔炉,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提升教师素养,增强教育认同。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认同。既要加强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使命担当,又要强化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担当,引导教师教学相长,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通过经验交流、学术沟通、组织培训、业务培训、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突出抓好教工党支部建设,关心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规定,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持续开展“师德标兵”“模范教师”“教坛新秀”等评比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的好老师。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监督查处机制,不断完善教师评聘考核制度。  

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确保始终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笔者认为,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可从八个方面着手推进工作。
  强化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着力点,设立包含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等多项内容在内的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思政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深入实施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坚持集体备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完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是严格落实领导听课制度,建立校、院(系)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和听思政课、听专业及基础课制度,确保听课制度常态化、规范化。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推进课程创新。积极挖掘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专业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发挥各个学科、各类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营造不同学科课程既同向同行又同心协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切实解决思政课程孤岛化、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现象,实现“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观念转化。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按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力度,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计划,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协同效应。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着力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书院育人功能。结合国家2017年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精神,加强书院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书院育人全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社会调查研究计划、创新创业计划,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坚持经典研读行动,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滋养青年学生心灵,正确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书院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实阵地。
   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充分做好学校报纸、广播、电视、微视频、校园网络等媒体有机融合,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建立以微信公众号(群)、微博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辅助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制作主题教育“微课”、“慕课”。支持和鼓励学生工作干部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共同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对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博)、部门微信(博)等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对二级单位网站建设的指导工作。
  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分类制定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经历和成果。科学规划创新创业工作。注重学生军事训练实效,强化青年学生国防意识。广泛开展学雷锋、精准扶贫、科普、社区帮扶等活动,支持学生公益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在实践活动中育人,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取得实效。
  大力推进精准帮扶育人。切实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加强大学生学业帮扶和就业创业指导,实施“学生导师计划”“就业精准服务行动”等专项计划。认真落实“奖、助、减、贷、免”资助政策,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危机预防干预,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辅导资格培训,关注特殊群体,积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落到实处。
  发挥团学组织育人作用。加强团学组织建设,支持和鼓励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切实发挥团学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大工程,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历史使命和职业责任,需要做长期深入细致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准确地学习领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系统设置工作方案和工作要求,逐层分解细化任务,逐级落实责任,上下同心,左右联动,协同推进,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育人的全过程,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具体、落出实效。惟有此,方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原载《中国建设报》)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