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特色小镇的来龙去脉

◇祁嘉华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涉及城市未来的建设走向,也关乎农村的未来发展,因而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止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6.1%,城市人口有7.7亿。据2014年的统计,中国共有661个城市,1.9万个镇,2.2万个乡,“镇”和“乡”的数量远远大于“市”。然而,从城市人口的分布情况看,即使进入到了新世纪,居住在“镇”里的城市人口也只占到27%。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是以绝大多数人集中在大中城市为特点的,“镇”显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城乡两极分化的加剧:城市方面,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房价高涨、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问题;乡镇方面,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带来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土地荒废等问题。这样的城市化既不利于城乡的均衡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的城市化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像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当年,都因为工商业的急剧扩张而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很快,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便衍生出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各国都不得不下大气力化解过分集中的人口与资源,为城乡的均衡化发展创造条件,出现了在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上各具特点的“卫星城市”和“小城市”。  
  西方的“卫星城市”和“小城市”近乎于我国的“镇”,在后来的城市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德国的城市化率已经高达97%,但是,其中有70%的人居住在小城市;美国的城市化率是84%,其中90%的人生活在5万人左右的小城市;英国的城市化率也很高,但是只有9%的人居住在城市的核心区,86%的人居住在郊区或小城市。事实证明,小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越可以在城乡之间发挥积极作用——对城市而言,可以避免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导致的过度建设,以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降低住民的生活成本;对乡村而言,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  
  这样看来,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改变我国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年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里程牌,从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文件,到首批公布的127个“特色小镇”名录,“特色小镇”建设正式提到了国家层面。与前一段的城市化比较,“特色小镇”更加关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培育具有当地特点的生态环境。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在产业上保持特色。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镇子的经济环境而言。历史上,“镇”一般是作为传统经济的中心而出现的,基本形成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如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川黔渝交界的古镇群、晋中南的古镇群、闽粤地区的古镇群等。这些地方的经济活动或以水产为主,或以贸易兴盛,或以手工艺著名,具有及其鲜明的地域性。结合新的时代需求,融入新理念、新技术,将各地的传统经济发扬光大,是“特色小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要在空间上保持特色。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镇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而言。“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传统营造十分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村镇多建在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的地方。从江浙到皖闽,从云贵川到晋察冀,留下了一个个风景如画的乡镇。“因地制宜”的理念,使这些地方的建筑从选材到工艺,从造型到格局都很有地方特点,马头墙、吊脚楼、四合院、窑洞群……形成了地域性极强的空间造型,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了绝配。这些无疑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色,也是“特色小镇”人居环境建设保持魅力的所在。 
  再次要在文化上保持特色。镇与村本来就有着诸多的联系,不少镇子因为保持着耕读传家的传统,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才辈出,还在营造、养生、教育、信仰等等方面积淀了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这些,既包含着大自然的造化,也包含着当地百姓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共同构成了华夏民族生存的大智慧,当然也是“特色小镇”建设应该保持的本质属性。
  这样看来,“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有益尝试。与追求规模扩张的城市化比较,“特色小镇”不是急于城市形态的复制,而是意在寻找地域文化的魅力进行复兴;与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型城市比较,“特色小镇”不是以对GDP的贡献率为目标,而是意在寻找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与追求高密度的紧凑型城市比较,“特色小镇”不是以人口数量多少来衡量,而是以百姓生活的方便舒适为旨归。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扩张,中国城市确实应该考虑质量提升的问题了。这不仅符合数量积累到质量飞跃的事物发展规律,也是世界城市发展共同走过的路径,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原载《瞭望》2017年第1期)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