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自在具足 心意呈现

◇刘克成

  

中国建筑教育的缘起

  1928年,梁思成先生在东北沈阳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开启了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河。由于历史的原因,初创的东北大学建筑系采用西方古典建筑教育体系——“鲍扎”体系,这与当时在欧美方兴未艾的现代建筑运动,以及“包豪斯”现代建筑教育体系擦肩而过。解放后由于“一边倒”的政治选择,中国教育学习苏联,又推动全国建筑学教育集体倒向“鲍扎”体系。“鲍扎”体系成为中国建筑教育的主流。
  “鲍扎”体系源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教育重视建筑知识体系传授,强调基本功训练,注重历史经验传承,但不太重视学生创造力培养。 
 

改革开放后的流变

  改革开放以后,封闭的国门被打开,国外各种建筑思潮涌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教育一方面努力从“文革”的废墟中恢复,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引进国际先进建筑教育方法。至20世纪90年代,国外各类建筑思潮及教学方法在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日本三大构成体系对建筑基础教学的冲击,瑞士苏黎世高工空间设计体系对建筑设计教学的影响最为显著。2000年以后,中外合作教学蔚然成风,国外不同学校的师生直接介入建筑教学。中国建筑教育己充分融入国际社会,几与国际同步。 
  

中国建筑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

  然而,面对林林总总国外各色建筑教育思潮,中国建筑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由最初的营养不良转变为当前的消化不良。诸多体系并存于一体,犹如诸多药方作用于一人,建筑教育充斥着各种问题及矛盾,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育体系混杂。由于对国外体系的接受始终处于被动随机引进的状态,打破了原有系统的完整性,造成体系的混乱,以及教学计划的诸多漏洞。
  其二,课程过多,基础不明。教学内容沙石俱下,学生负担太重,没有更多时间思考,减弱了对专业的兴趣。
  其三,知识传授重于能力培养。建筑类型教育仍占椐主导地位,造成学生习惯于模仿,创新意识不强。
  其四,重外观而缺内省。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外部世界的新鲜事物,而不注重自我的生命体验,以及自我潜能的发掘。
  最后,缺乏文化自信,忽略自我文化的发掘,以及自身体系的塑造。 
  

建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以上问题说明,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改革,以及随意插花的即兴嫁接方式,不仅没有根本解决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化问题,而且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从近30年中国城市建筑所体现的“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也折射出中国建筑教育的缺失。
  时代迫切需要中国建筑教育进行一种整体式的改革设计。中国建筑教育经过近百年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近30余年全方位开放学习,中国也到了应该依托自己的哲学,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独立建筑教育体系的时候。 
  

基点——相信自在具足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我们在年轻时,一直都在听取别人的声音,家长、老师向我们灌输智慧和信息,领导、导师以他们的角度告诉我们世界如何运转,希望把我们变成这样或那样的人。通常这些声音权威而不容置疑,让我们忘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建筑学领域尤其如此,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出现了那么多杰出的建筑及建筑师,在读书期间我们以自己的设计“象某某建筑”或“象某某建筑师”而自豪,老师也将最高的分数打给最善于模仿的同学,促使我们习惯于模仿思维,而忽视了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往往过了40岁才意识到,我们不可能变成别人,我们只能做回自己。
  佛家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其实人所需要的所有能量都储存于其自身,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掘自我潜能,从自在走向自觉,再走向自为,最后达到自由的过程。一个人如此,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国家如此,建筑学也如此。
  建筑教育首先应当相信自在具足。 
  

关键——启智

  在相信自在具足的前提下,教育就不应当是一种灌输,而是启智,启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启智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发现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内在的智慧,让学生相信自在具足,做最好的自己。
  启智教育对于教师是一种较高的要求,他(她)要让学生不再被不能成为别人的恐惧占领,不再被形式、符号、词语所裹挟,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打开所有的心灵和毛孔,直接和世界肌肤接触。闻见世界的味道和气息,触摸它的柔软和质地,坚信他(她)的所见才是真实、永恒、不受时间限制的东西,立足自己对世界的体味,展开自己的生命和职业。 
 

结果——心意呈现

  “相信自在具足”的“启智”教育要让学生回归本心,坚信最好的设计不是模仿,不是要做的和别人一样,而是“心意呈现”。
  好的设计是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触摸,对生活的体验,呈现自己的心意,呈现对别人、对世界的心意。建筑学的本质是塑造生活空间与环境,不能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能呈现自己对世界的心意,就没有好设计。
  心意呈现的实质是“爱”,爱生活,爱他人,爱世界。 
  

主线——四维交错

  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一项好的教学计划都应该有自己的主线,避免鱼龙混杂,沙石俱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建筑学教育有四条主线。
  其一,生活与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是建筑学最根本的内容。要让学生了解生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别。对生活之观察、触摸、体验和想象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好的建筑师必须是一位对生活敏感、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想象力的人。设计的本质是生活塑造,是生活方式设计。生活与想象能力决定了一位建筑师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其二,空间与形态塑造能力的培养——这是建筑师最基本的语言。要让学生学习空间有其自在生成的逻辑,形式有其自洽的语法与修辞。空间与形态的塑造能力决定了一位建筑师的修养。
  其三,材料与建构能力的培养——这是建筑师的基本营建能力。要让学生意识到建筑师必须通过实际建造完成一栋建筑,材料及相关科技是建造的基础。世界上没有不美的材料,世界上也没有无用的材料。材料没有好坏与贵贱,关键在于使用方式和建构方式,每种材料的建构自有其逻辑。
  其四,场所与文脉的分析能力培养——这是建筑师应对环境的基本能力。要让学生认识到城市与建筑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建筑也是历史文化演进的产物。保护自然,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属于建筑师的基本伦理及职业道德。
  这四条教学主线应当贯穿整个建筑学教育,四维交错,从始至终。 
  

目标——相应

  最好的设计是心意呈现,但如何做到心意呈现需要制定具体目标。
  佛教把身心合一当作人生努力的目标,《瑜伽经》将之具体化为“与行相应,与境相应,与理相应,与机相应,与果相应”。所谓的“相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和谐”,“和谐”是东方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个人的身心和谐,集体的社会和谐,国家的安定和谐,为历来东方世界追求的目标。
  “和谐”与“相应”也是建筑学和建筑教育追求的目标。结合“自在具足”和“启智”的基本点,建筑教育要求达到“与行相应,与境相应,与情相应,与理相应,与机相应,与果相应,与心相应,心心相应”八种专业认知境界。
  “与行相应,与境相应“是一对范畴。“与行相应”可以理解为设计与生活行为的一致性,也就是建筑学通常所说:“功能合理”。“与境相应”可以理解为建筑与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协调性,尊重文脉,行境统一是建筑设计的基本。
  “与情相应,与理相应”是第二对范畴。设计应当发自于情,止乎于理。没有真实感情投入,就没有心意呈现;没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技支撑,设计就难以实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才是东方美学及建筑学的最高境界。
  “与机相应,与果相应”是第三对范畴。所谓“机”讲的是“机缘”和“机会”,“果”讲的是“因果”和“结果”。好建筑师要广结善缘,善于把握机会,避免逆水行舟,使设计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
  “与心相应,心心相应”是第四对范畴。“与心相应”强调设计要发自于内心,“心心相应”要求以己心度他(她)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心相应”和“心心相应”并存,才能全面诠释“心意呈现”。
  东方智者将人生修炼的目的概括为让“知觉者还其本来面目”,这也是建筑教育的目标。 
  

开启知觉

  天赋常人有五识,所谓眼识、耳识、鼻识、口识和身识,人通过五识认识和感知世界,也确立自我的存在。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教育弊端,大部分学生关闭了自己的感官,忘记了用自己的身体触摸真实的世界,习惯于接受和盲从,沉浸于抽象符号的世界。这在建筑教育领域尤其多见,学生沉醉于这理论或那理论的说教,迷恋于对名建筑或名建筑师的抄袭,却轻视自我对世界的感知。
  而触摸与感知是相信自在具足的第一步。要让学生坚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习惯于用自己的眼睛捕捉世界的精彩。要让学生善于从不同距离、不同视角、不同时间看世界,打开自己的感官品尝世界的滋味。 
  

培养习惯

  对于建筑教育来说,好习惯比好作业重要。
  考察古今中外优秀建筑师,无一不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精于表达,诚于心智之辈。养成动眼、动手、动脚、动口、动心的良好习惯,是踏上建筑之路正途的要务,也是达到自在具足,心意呈现的根本。
  应当要求学生养成笔不离手、本(速写本)不离身、尺不离袋、相机随拍的作风,习惯于用图表达思想,善于发现世界的精彩,善于捕捉环境的问题。
  要相信习惯的力量,好习惯终将成就一名好的建筑师。 
  

探索空间的可能性

  如果说艺术的本质是探索人类理解的边疆,那么建筑学的责任就是开拓生活空间的可能性。
  建筑教育应当把探索空间与形态的可能性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空间与形态的可能性是以生活的可能性为前提,材料及其建构的可能性是其实现手段,场所与文脉的可能性是其边界条件。
  对于建筑教学而言,一个人展示一种可能性,一个班则展示三十种可能性,一个年级就可能展示百种可能性。对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发现空间的不同可能性,而不是去寻找一个唯一而完美的方案。对教师来说,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索生活空间可能性的热情,而不是给予一个现成的答案。 
  

改革的难点在于系统搭建

 
  自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开创以来,全国各个学校的建筑学院或建筑系,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改革实践者比比皆是。然而,近百年,特别是近30年以来,个别课程改革者众,局部调整者多,最大也不过一两个年级的课程改革。这造成建筑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撕裂,学生在学习中茫然和混乱。一个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要有顶层设计,系统搭建。 
  

改革的基点要回到东方思维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国外各种建筑思潮涌入中国,中国建筑教育几与国际同步,也成为某些人津津乐道、沾沾自喜的话题。然而应当承认,至今为止我们的建筑教育体系源于西方,依附于国际,经过近百年的流变,从营养不良到消化不良,如同基因抵抗、环境排斥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全球化时代开放当然是前提,但自我文化意识的觉醒,自我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我文化特质的坚守,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从最富足的北欧五国到我们的日本邻居,我们都能看到现代化与文化自信可以并行不悖。
  就像饮食,我们很乐于品尝西餐等外来食品。但我们的大多数,我们的肠胃,还是习惯于接受中餐,妈妈的手艺。
  我们应当开始基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的思维,建构中国的建筑学以及建筑教育。所有这个世界有益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但这个体系的基点应当是东方思维,中国基因。 
 

改革的成败在于培养教师

  如是所闻,中国建筑教育界思想者众多,改革者众多,然而能坚持而持续者寡。单打独斗的改革多数伴随着领导的更替、教师的退休或兴趣的转移灰飞烟灭。教学改革绝对不能是一个人的行为,必须培养教师,建立群落。改革的成败在于能否培养出一批有坚定信仰的年轻教师。 
 

改革的现在与未来

  我校建筑学院有悠久历史,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从这里起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筑学院已成为中国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建筑学院之一。
  新世纪以来,建筑学院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形势,结合学校的历史及区位,确立了文化遗产保护、脆弱生态条件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弱势群体人居环境建设三个主攻方向,聚集能量,突出重点,实现了质的飞跃。面对东西部差距拉大,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学院提出“场效应建筑教育模式”,整体改造东楼,塑造大开放(开放建筑广场)、中开放(开放专业教育)和小开放(开放师生交流)的全面开放办学的教育环境。这一切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自信心以及教学热情。
  2012年,建筑学院成功申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全国第三次学科评估中,我校三个一级学科,建筑学排名第六,城乡规划学排名第六,风景园林排名第十。建筑学成为全国五个建筑学重点学科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全国建筑学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也是2012年,经过多年的思考,在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下,我们召集16名年轻教师,自建筑学2012级开始,每年拿出一个班开始“自在具足,心意呈现”的本科教学改革。
  2014年,我校建筑学经历第四次全国评估,“自在具足,心意呈现”的本科教学改革无意识成为评估专家重点关注的事件。全国评估委员会主任、我校评估视察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朱文一教授在全国评估总结会上说:“西建大建筑学专业的改革做了我们许多学校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勇气可嘉,效果显著”。“改革立足于东方哲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汲取了当代国际的先进经验,是中国建筑教育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改革,也是国际建筑教育‘包豪斯’体系之后的一次前卫性实验。”
  至2016年,“自在具足,心意呈现”的本科教学改革己经持续四年。实验班的学生作业在全国各种作业评比、学生竞赛中屡获荣誉。2015年,2014级实验班新生的茶室设计荣获“中国建筑新人赛”第一名、“亚洲建筑新人赛”第二名,是首位荣获此奖的中国一年级学生。2016年,实验班三个年级学生有11名进入“中国建筑新人赛”TOP100,为全国成绩最佳。近几年,我被邀多次在全国评估委员会、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部分高校介绍改革经验,多所高校的教师也组队来我校取经交流,我校教改经验现已在多所髙校传播应用。
  然而,最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有16位年轻教师成长了起来,“自在具足,心意呈现”不但是成为教学的理念,也深入他们的骨髄,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念。在实验教学改革的带动下,其他教师与教学单位也开展了广泛而多样的改革,教师投身教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当然,任何教育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成效也不能立竿见影。这项教学改革实验毕竟才进行了四年,当这些学生走入社会,经历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我们也许才可以真正看到改革的成效。今天评价改革的成败还太早。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改革还将继续下去,因为“自在具足,心意呈现”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我们开始明确,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
  (原载《甲子六书》之《杏坛论教·名师篇》,作者系我校教务长、建筑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