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于2016年6月3日刊登《古老城图“复原”这片土地曾有过的人居理想》,深入报道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座谈会及王树声教授发掘研究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事迹。
古老城图“复原”这片土地曾有过的人居理想
  

《新华每日电讯》 强晓玲

  “我很振奋,这应该是规划界、建筑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继承与创新’。”说话间,80岁的张锦秋有力地挥舞了一下手臂。
  前一天刚刚从西安赶过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如今已不大参加各种活动,“但这次我决定来。因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为当代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源流参照,它的重要意义会随着时间愈加凸显。”这位陕西省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广场建筑群、西安大雁塔景区的总体设计师,也是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弟子。她说,“当年先生们与‘中国营造学社’走向田野对民居进行调查,治学精神令人钦佩。当下社会高速发展,人心浮躁,王树声和他的团队能够甘于寂寞,历时12年在全国广泛调查研究思考整理中国传统城市建筑风格,精神可赞。”
  初夏的清华园,微风和煦。建筑馆二楼的学术报告厅里济济一堂,不到9点,两院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等建筑规划界的领军人物纷纷到场。“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巨量的工程。”“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继承与创新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出版发行座谈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主持。
  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树声及其学术团队历时12年、采集各类历史文献3000余部、搜集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图3500余幅、整理研究城市规划经验3700余条,编著完成了18卷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借鉴古人“左图右文”的传统,注重从“图”和“文”两个方面展示每座城市的规划经验和智慧。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没能留下专门论述城市规划的著作,隋代宇文恺虽然著有《东都图记》,亦后世遗失。反过来看,中国虽然没有专门且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专著,但每一个城市都有生动鲜活的规划实践。”王树声说,“我们从具体的城市入手,逐个查阅,逐条梳理,下笨功夫,找有价值的内容。工作极其繁杂,期间,收集到1000多万字的原始古文献,相关城市人居环境图上万幅。”
  “《图典》出版正当时。”唐凯说,“在刚刚过去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在城市工作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93岁的吴良镛对于学生王树声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这套图典集秉承了人居科学的思想,以地方志的经典为基础,选择精辟的图典对相关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加以分析和小结,凸显不同城市的山河地理、历史人文之特色,纲举目张,眉目清晰,图文并茂,形成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形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典范,对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继承和创新予以启发和借鉴。”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不缺少艺术滋养

  “早在1951年,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就提出,建筑和都市规划不但是经济建设,更是文化建设中极重要而且最显著的一部分,必须在继承中发展起来。”王树声说,改革开放以来,吴良镛呼吁,对东方优秀城市设计的衡量,不仅是要对历史名城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在新的规划设计中,发扬东方城市的文化韵味。
  结合自己从事的城市规划教育、教学和规划设计的实践,王树声深切地感受到,专业院校学生对中国城市化传统的重视不够,“改变这一现状,教育很重要。”要让学生重视中国传统,就需要有彰显中国传统的说服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门类,中国传统建筑中文人‘意境’营造的模式,对期望恢复建筑设计自主创新活力的中国建筑师来说,定会有所启发。”着手研究,王树声便被古老的中国建筑文化深深吸引,“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营造中,从来不缺少其他艺术门类的养料滋养,诗歌、书画、哲学、戏剧无所不包。而且,这是一种自然而然、有机发展的过程。”
  在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治》中,开篇就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是“三分匠,七分主人”的成果。王树声解释说,在建筑的营造过程中,文人雅士所起的作用相当之大。晋代陶渊明就是其中的典型,草屋、菊、南山、桃李、榆柳,共同组成了一组古时退隐文人的理想居所。对后世的传统建筑有着重要影响,开启了中国文人营造风气之先。
  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竹林、山水与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环境。一方面,文人要在此居住,安身立命,另一方面建筑和竹林、山水相互依存,满足了王维表达内心人生态度的需求。而从郑板桥给其弟的家信“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等句子中,我们也能窥看出,单一建筑很难适应心思旷远的文人。而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花了不少笔墨提到他的文人营造观,以朴实的整体环境营造为美。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之后,再来考察中国传统建筑,大到住宅、官署、书院、祠庙,小到楼、阁、亭、塔,都有一种环境营造的属性,都有一种诗性和文学灵性的滋养。文人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精神追求,把对人性的体悟,以及对人生的经验诗意化地带入到传统建筑营造中。这让中国传统建筑得到了无穷的滋养。王树声说,“人们谈现代建筑,不应该总是想到西方的建筑事例。”
  在文人思想和境界的影响之下,中国传统营造的体系形成了和西方大相径庭的逻辑。重环境、弱建筑,近人情、贵境界。毫无疑问,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创新力正存在于建筑之外,关乎整体环境,关乎天人合一。而且,这种观念也得到了国际建筑界有识之士的肯定。 
  

编典,与理想为伴的12年

  “12年来,就像在走‘长征路’,虽然艰苦,但有理想为伴,埋头其中,也乐在其中,不觉日长。”有人说,编典的12年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时期,对于学建筑搞建筑的人来说,错过的不仅仅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更多的利益诱惑难以抵挡。王树声却说,“可能错过了许多挣钱的机会,但是在‘故纸堆’中寻找,每每发现有价值的论述,便成为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1993年,王树声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学习城市规划专业。1998年,进入研究生阶段,王树声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建筑历史与理论。期间,吴良镛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学,他讲述的中国古代将城市建设同周边山水环境作整体考虑的规划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对王树声触动很大。
  2001年,吴良镛新作《建筑·城市·人居环境》,其中“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设计传统”的问题引起了王树声极大的兴趣,并且坚定了自己挖掘和研究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优秀传统,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运用和弘扬优秀传统的研究方向。“吴先生经常讲,中国人的智慧都散见于文学作品的各种文献中,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城市入手,自然能窥得古人规划之心。”与良师吴良镛的对话更为王树声打开了思路。
  2002年,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王树声以《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为题开始了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这就是《图典》研究工作的开端。”
  一次在西安书市看到民国时期陕西通志馆排印的一套《关中胜迹图志》,三次往返光顾,当时囊中羞涩的王树声因价格昂贵未能买下,最终还是想办法得到了一个复印本。“正是靠着当年的那股蛮劲儿,才酝酿了后来编写《图典》的诸多重要理念。”
  2006年,王树声晋升副教授。2009年,晋升教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图典》编写中所看到的内容之丰富,是当初难以想象的。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领略到先贤累代经营的心灵世界,从古老的城图中感受到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人居理想,这些都一次次感动了参与图典编写的每一个人。”在编写最紧张的那几年,每逢周六、日,团队每个人都要汇报每个城市的规划经验,对汇报人来讲每人30分钟,但对王树声就是连坐两天,“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却非常兴奋。”2014年底,历时12年的18卷本《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终于完成。
  《图典》是研究所自选的学术方向,开始没有资助,一路在清苦中走过,大家没有理想是不可能凝聚在一起的。王树声说,“我常想,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要行动起来。人是在做事中成长的,事业也是在行动中推进的。只要行动起来,尽自己所能,一步一步做下去,人会不断成熟,学术也会不断丰富,并渐向目标靠近。”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