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教授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座谈会上作中国城市规划传统发掘整理的报告。
王树声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以下简称《图典》)从着手开展工作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经整整12个年头。12年来,就像在走“长征路”,虽然艰苦,但有理想为伴,埋头其中,亦乐在其中,不觉日长。在付梓出版之际,回想起一路所走,十余年的探索并不容易,不免感慨万千。
自幼成长环境培养了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感情。至今,我尤记得父亲当年编写家乡民间文化集成的情景,这让我在童年时代就有机会听到一些有关地方文化的深层讨论。后来在康杰中学读书时,有幸听到久负盛名的语文老师牛淼祥先生的报告,他以历代河东乡贤的文化成就为例,教育我们学生如何爱乡报国,印象尤为深刻。高三时,牛先生成为我的语文老师,每节课必先以评古诗、析古词、讲楹联开场,然后才讲课本,这种教育明显地提高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大学前的经历,逐渐增强了我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自觉性,对我日后的学习影响深远。
1993年,我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对西方的理论和规划案例感兴趣。我本人受过去的影响,以及西安历史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学习也较为留心。特别是受到以张锦秋先生为代表的现代学人植根于西安本土文化的艺术创作和对中国学术传承的执着追求的影响,让我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现代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识,对中国传统城市和建筑开始了较为自觉地学习和探索。
此时,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中国有如此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那么,它们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传承呢?这个问题仅凭当时有限的知识显然无法解决。于是,我便开始了“自以为是”的探索,包括学习中国文化史、哲学史的名家著作,查阅和解析建筑、规划领域的一些论文和作品,并在课程设计中尝试运用自己的所谓的“心得”,老师婉言提醒我本科阶段还是要打好基本功。我理解老师的苦心,也提醒自己注意眼前的事情,但“心事”仍没有放下。
1998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导师刘临安教授在课外之余给我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期间我在学校图书馆自由地看自己想看的书,并解决自己心中所想的问题。通过大量阅读,对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的认识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仅凭这些对历史的认识,很难说服从事规划设计的同行,如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更是束手无策。这时,我心底开始反思这个研究方向到底对不对,陷入了很痛苦的迷茫之中。当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是一个学术热点,我于开始转向这一方面的学习,以往对历史城市研究的基础开始得以发挥,并得到老师和一些专家的鼓励,自己也有了一种满足感,最后以《绛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为题,完成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但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两件事情,对我后来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一件是吴良镛先生到学校讲学,报告中吴先生以南宋《平江府图》和《静江府图》为例,讲述中国古代将城市建设同周边山水环境作整体考虑的规划理念及其现代意义。这种将历史城市建设同现代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视角给我很大的触动,使我顿然有悟。第二件事是一次寒假回乡,再次读到了少时看到的《闻喜县志》,注意到了艺文篇所载清康熙时翟凤翥所撰《涑水塔楼记》,凭着已有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知识,我认识到这一篇文章所体现的环境设计理念与方法,也让我认识到地方志的新价值。通过这两件事,让我又认识到原来研究方向的意义。
2001年我留校工作。一次去京出差之余,我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书,看到吴良镛先生的新作《建筑·城市·人居环境》,他在书中特别提出了“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设计传统”这个问题。他指出:“对于东方城市设计的弘扬,不仅在于对历史名城的维护,更重要的在于发掘东方蕴藏”。吴先生这一精辟的论述,解决了我心中多年的困惑,联想起前些年的读书、思考和体会,让我坚定了挖掘和研究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优秀传统,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运用和弘扬优秀传统这个研究方向。2002年,我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以《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为题开始了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从我熟悉的陕西、山西地区的城市入手,开始了城市历史地图和文献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这是《图典》研究工作的开端。当时刚刚留校,生活比较艰苦,一次在西安书市看到民国时期陕西通志馆排印的一套《关中胜迹图志》,三次往返光顾,还是因价格昂贵未能买下,最后想办法得到了一个复印本。正是靠那股劲,我克服了许多困难,收集了相当多的资料,酝酿了后来编写《图典》的诸多重要理念。2006年,我晋升副教授,开始招收研究生,有了更多的人和我一起从事这项工作。2009年,晋升教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研究的经验更为丰富,思维也更为开阔,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到2014年底,终于完成了呈现在大家眼前的18卷本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
在《图典》编著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1.编写《图典》是学习优秀中华文化,体悟人居科学的过程,《图典》可算作是学习心得。
中国有悠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历史,蕴含了深邃的营造智慧,但这些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还没有取得应有的学术地位,有学者称之为“学术失语”。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传承什么?也并不好回答。我在北京跟随吴良镛先生学习期间,他多次强调,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在规划、建筑领域到底复兴什么?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学术准备。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领域中有许多事情要应对,把我们民族的规划智慧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就是该做的事情之一。
《图典》需要选择大量的历史文献,但如果我们不能领会中国文化之要义,不能做到古今融会贯通,很难发掘出有真正价值的材料。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中国人是如何体察世界的,了解其心灵深处的价值观,进而认识其规划城市的时候注重什么?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在哪方面做出成就?而不是拿今天的城市规划认识去衡量过去。这就需要有一种包容和超越的学术精神和研究能力。
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弥补了以往大家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不足。可以说,《图典》编写的过程是学习和体悟先贤心灵的过程,也是不断开阔自己的胸怀,进行古今对比融合,探寻历史新义的过程。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于“故纸堆”中寻找我们之所需,每每发现一些古人有价值的论述,遂成为对大家学习、研究最好的褒奖。《图典》编写中所看到的内容之丰富,是在当初难以想象的。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领略到先贤累代经营的心灵世界,从古老的城图中感受到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人居理想,这些都一次次感动了参与图典编写的每一个人。
从《图典》所见的那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中,我们体悟到人居环境科学的意义。正是有了对人居科学的基本认识,才能在如此丰富的历史文献中寻找到更有价值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诠释历史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与其说我们在编写《图典》,不如说《图典》编写的过程激励和滋养了我们。《图典》可以说是我们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人居科学、发掘本土城市规划智慧的心得笔记。
2.《图典》工作是具体、枯燥且艰巨的,必须坚守、坚守、再坚守。
《图典》的编写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细严谨且踏实的工作。其首要的就是对历史文献的基础发掘。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没能留下专门论述城市规划的著作,隋代宇文恺虽然著有《东都图记》,亦后世遗失。反过来看,中国虽然没有专门且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专著,但每一个城市都有生动鲜活的规划实践。我们就从具体的城市入手,逐个查阅,逐条梳理,下笨功夫,找有价值的内容。这个工作当然是极其繁杂的,12年间,先后收集到1000多万字的原始古文献,相关城市人居环境图上万幅,我置身其中,深知艰辛不易。
课题组的人员基本都是工科出身,从事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大家都努力克服历史文献功底薄弱的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从无怨言,他们亦领悟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这个理想支撑,大家都是用心去工作了。课题组的人没人想着赶快做完了事,都是出主意想办法,怎样做的更好。起初我们以图为主,阐发图中所能体现出来的现代城市规划学术价值即可,但随着阅读文献的深入,看到不少文献具有重要的现代学术价值,大家都认为要把其中的要点整理出来。无形中,工作量就增加了许多倍,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去做,共同担当。
《图典》是研究所自选的学术方向,开始没有资助,一路在清苦中走过,大家没有理想是不可能凝聚在一起的。12年间,自有想象不到的艰辛和痛苦,有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压力,但想到《图典》的意义和任务的艰巨,就埋头工作,提醒自己坚守、坚守、再坚守。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常常告诫自己,也告诫一同工作的老师和同学,比起我们的前辈,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在图典的编写过程中,我曾先后写了两首小诗,告诫自己,鼓励同事。一首诗是“牢骚常生名利路,学问偏种寂寞心。莫负今生黄金岁,俯首继学朝夕时”。另一首是“陋室著青卷,位卑志且坚。登楼放眼界,学高境自远。”参与图典编写的人,无论老师和同学,大家都做到了对城市规划学术的忠诚,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忠诚。从这些80后、90后同学的身上,让我真正体会到“文武之道未坠地也”之义!
3.任何工作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图典》是团队的共同成果,凝聚了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心血和感情。
如前文所讲,《图典》编写之初是我一个人在做,后来人员逐渐增加。正应了那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图典》编写首先要有基础资料,就要收集古代城图和基础文献,这是一个浩瀚的工作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到全国各地去收集资料。我们陆续从大陆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先后多次赴我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地去搜寻研究所需要的古代舆图、城图、碑帖拓片、古籍等。先不用计算其中的花费,就是人力和时间,没有团队,靠一个人是一辈子也完成不了的事情。
《图典》编写过程中,尽管有许多具体的困难要克服,大家都付出了最大努力。但整个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在现代城市规划语境下如何认识古代规划的价值。这就涉及到城市规划价值观念的问题。城市规划,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一个认识问题。只有正确认识、理解、把握何谓城市,才能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绝不是沿袭惯常的观念就可以创新的。不同时代会对城市有不同的认识,发展变化是其中的规律,这个也无须多论。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学术研究既要“察变”,又要“守恒”,做到对“变”与“不变”的从容应对。处在变革时代,更需要关注那些历代规划师们所坚守的东西。这样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城市,把握城市规划的规律。在今天,迫切需要从城市规划的现代语境出发,重新把我们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图典》编写过程中,我和学生们努力学习、体悟先贤的城市人居理想,并把总结中国本土规划的历史经验和当代中国人居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这些都对认识中国本土城市观、规划设计观有很大的帮助,受益匪浅。
《图典》编写虽历12个春秋,也花了不少的人力,但仍存遗憾。全书共涉及1400余个城市,还有不少城市由于未能获得有效的历史文献,未能收录。即使已收录的1400余个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无法实地调查,缺少了文献与实地的相互印证环节。书中引用的历史文献,都是从原典中直接摘录,由于数量较大,参编人员专业背景、学识和能力所限,在原始文献中录入、句读、分析、选择的过程,肯定还存在不少疏漏甚至错误之处。特别是由于我和学生们年纪尚青,学术积累不够,对每个城市的挖掘也不尽全面,对于其人居智慧的选择未必精准到位,研究分析未必能尽古人本意,有些城市甚至还很稚嫩浅显,这都是十分遗憾的事情。再加上出版时间的限制,仓促之中定有不少疏漏。这些都有待在向前辈和同行的学习中修订改进,在日后成长道路上不断体悟完善。敬请各位前辈、同行和关心《图典》的各界人士,不吝赐教!
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至今未曾中断,这与历代先贤都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崇高且光荣的使命不无关系,这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纵观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也是由于一代代先哲薪火相传,才有此宏大局面。立于当下时代,就需要继往开来,在快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光大我们民族规划的优秀传统,开创出中国城市规划新局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图典》出版,若能对之有所裨益,对同道者有所启发,则将无愧无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