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四,大学的末班车,它载着四个怀揣梦想的大学生完成了他们大学青春里最绚烂的旅行。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化11级的罗曲、张小东、刘珂娜、杨章良凭借着深厚的专业技能知识,在2014年第六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一等奖,张小东获得了建筑电气设计单项二等奖。
准备期间,课余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格外重要。下课后,他们一起画图,编写程序再修正,一次次错误,一遍遍重复,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那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虽然艰苦,却从未想到过放弃,面对挑战,他们从未退缩。一次绘图过程中,临近完工却发现有问题,不得以,图必须重新画,没有一个人说放弃。
“既然我们选择了要做,就会全力以赴,我们选择了对方,就会给彼此信任。”分歧不是没有,但这绝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
为了使团队发挥出最大的合力,根据四人不同的能力和特点他们做了明确的分工。刘珂娜和罗曲负责实际操作中的接线部分,杨章良和张小东则主要负责编程部分。虽然明确的分工让团队合作更加协调,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见出现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有一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刘珂娜主张应立刻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杨章良则认为是大家操作上出现了失误,主张重新操作一边。由于意见不同,会发生争吵,但争吵过后,总结经验,消除矛盾,继续心平气和地继续下一件事。他们的争吵只针对问题,从不涉及私人感情,吵完后,大家依旧一起吃饭,一起游戏,他们的友谊在争吵中越吵越热,越吵越深。
刘珂娜,团队中唯一的女生,她的能力以及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还有不服输的性格都被大家一致认为颇具“女王范”。但刘珂娜表示在这个团队里,其余的三名男生对她很是照顾:杨章良是众人公认的知心好友;张小东是心细还会照顾人的好男人;罗曲,全身充满着领导的气场,是统筹大局的决策者。就是这样一个霸气的团队靠着他们心连心,肩并肩永不放弃的决心赢得了最终的荣誉。
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比赛进行时,他们收到通知,临时加了一个C++的编程项目,对张小东而言,这无疑是新增的一大难题。程序段多,虽然仔细听了指导老师对语句内容和系统功能的讲解,但是在自己利用知识进行编写程序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拼尽了全力却也只完成了50%,尽管有遗憾,但他依然坚持着。罗曲在比赛中也遇到了突发状况:CAD绘图完成90%时,电脑毫无预兆地自动重启。正常绘图需要三到四个小时,电脑重启后距离比赛结束就只剩一个多小时。罗曲虽然感到很遗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他更加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剩下的项目。当聚光灯为他们闪烁时,他们成功了。
现今,他们四人已告别大学舞台,开始新的一段人生旅程,但是相信这段混杂着泪水与汗水的经历将会使他们终生难以忘怀。明天,他们的青春会更加美丽,因为青春,永不谢幕!
(文/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