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爱如夏阳淡似云
——记我校退休教师夏云教授
  年届九十本该颐养天年,可是对我校退休教师夏云教授来讲,他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早晨六点半起床,先用冷水擦个澡,简单吃过早饭后,便到办公室忙碌,下午再回家休息……
  一个多月前,夏云接连做了两个手术,其中一个是白内障手术。经过检查,夏云的双眼视力仅恢复到0.4左右。在家休息不到十天,他又回到办公室忙碌。89岁的他还有个心愿:再编两本书。
  结缘建筑,一生研究不间断
  “科艺顶峰绝坦途,学海无涯‘奋’作舟。点滴汇聚成深海,化纳千川乃汪洋……”上过夏云课的学生,或许对他的这首诗并不陌生。
  2013年,夏云再版了他主编的代表作——汉英双语教材《生态可持续建筑》。这首诗被夏云专门放进书中与学生互勉,其实也是他一生治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或许是在木匠作坊长大的缘故,夏云从小对“建筑”“构造”有着特殊的情感。1950年,已经被复旦大学农艺系录取的他毅然放弃入学资格,于同年重新考入北京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从而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957年,夏云由清华大学调至我校任教。
  上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夏云等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节能建筑”。随着人口、建房逐渐增多,侵占了大量耕地,夏云认识到,建筑只节能不行,必须同时还要节地,于是进行了“节能节地建筑”研究。“我们的研究绝不是要人们在低标准、狭窄的空间生活,而是预示到要用先进科学技术、清洁能源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夏云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膨胀、能源、土地、住房、环境等危机空前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夏云提出,建筑及其环境若能做到有利于综合用能、多向转换、三向发展、增效资源、自然空调、立体绿化、生态平衡、智能运行、弘扬文脉、素质培养、持续发展、美感卫生安全可称生态可持续建筑。
  他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例如,为了揭示地下空间“冬暖夏凉”的原因,夏云等用洛阳铲挖了一个20米深的洞,每隔1米摆设了一个测温热电偶,每隔1小时测录一次土温,一年下来共记录了17万余个温度实时数据。夏云将温度数据整理成曲线图,最终得出地下空间“冬暖夏凉”的根本原因是“热惯性能或热情性能”的结论,这一实验结果至今仍被国内外学者引用。
  为了实验干旱少雨地区自然绿化的可能性,夏云在建筑学院入口西侧搭建了一个一层、四面覆土的建筑技术实验室,并用黄土、锯末铺了30厘米厚的种植层。空气中飞来的植物种子在上面自然生长,三年后,种植层已长满树木,四五年后,有的树高达4米多。这一实验为西北地区改善气候提供了参考依据。后来,这个实验室被师生们称为“夏云堡”。
  扎实的研究为他赢得了大量的荣誉。夏云曾应邀到国内外20余所院校讲学,发表论文60余篇,率研究生在12次相关国际会议上宣读28篇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节地建筑设计研究》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夏云被美国传略中心选入世界名人录第16版;2002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他“终身成就奖”;2007年,世界艺术、科学和信息大会再次授予夏云“终身成就奖”。
  从房屋建筑学到节能建筑、节能节地建筑,再到生态可持续建筑,夏云的研究方向一直跟随形势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夏云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筑”。他认为,不同国家的文明互相包容,必须要通过生态文明建筑这一载体来实现。
  “6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历程中,我已由责任感升华为兴趣,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夏云说。
  倾心育人,洒向学生都是爱
  夏云有个厚厚的电话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学生的联系方式。翻到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他都会清楚地告诉你学生的近况,还会不止一遍提到学生对他的“各种好”。
  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陈晓育是2000年左右认识夏云的。后来,夏云希望她承担该学院《生态可持续建筑》这门课的教学任务。由于该门课采用汉英双语教学,英语基础较弱的她害怕讲不好。
  “真正的求知者是无所畏惧的。”夏云鼓励她大胆地讲,大胆地问,还专门对教学内容进行辅导。在夏云的指导下,陈晓育很快适应了教学内容。
  建筑学院青年教师靳亦冰曾经给夏云助了三年课。“每次有课,我会早早地提醒一下他,他往往提前半个小时就来到教室,而且中间绝对不会喝水。”
  “夏老师将教师手册上的每一个字都当作本分。有时候觉得连老先生都那么认真、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偷懒呢?”靳亦冰感慨道。
  2010年,83岁的夏云正式告别讲台。虽然告别了讲台,但是只要学生有任何问题去找他,他总是耐心地解答。要是发现学生在某一门课上的知识不够系统,他还会主动给学生补课。
  建筑学院2012级学生李文博就是其中之一。授课时,细心的夏云发现他的“建筑构造”课掌握得不是很好,便主动提出给他补课,直到他把这门课掌握得差不多了为止。“老师给我们补课时和正式上课时的语调一模一样,还会不停地和我们互动。”李文博说。
  房屋建筑学、节能节地建筑、建筑物理、建筑构造、生态可持续建筑、建筑科学基础……从教61年来,夏云讲过许多门课,学生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给他们上课时的情景,还有老师的殷殷教诲———
  有些同学上课时吃早餐,夏云告诉他们要慢慢吃,因为“吃饱了才有能量上课,才符合生态的原则”;有些同学上课时睡觉,夏云会走近学生,幽默地问他是不是做了一个美梦或询问学生是不是晚上熬夜画图累了,等下了课再给学生“开小灶”;有些同学在感情方面觉得困惑,夏云从“生态”这一概念出发告诉他们择友要“脚踏多边船”,待到定情了才同驾一条船享受专一的爱情……
  对学生像夏阳一样炽热的爱自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最敬爱的夏爷爷院
  噎噎最近在读杨绛女士的书叶写在人生边上曳袁她写这本书时97岁袁然后就很想告诉爷爷袁我们期待您的新书问世噎噎我会时刻记得您的话袁任何喜怒哀乐都与爷爷分享噎噎
  四年前,2005级学生张译丹正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由于项目较多,压力较大,张译丹一段时间内很困惑,于是她给夏云写信倾诉。后来,她又陆陆续续给夏云写了几封信。夏云总是及时回信或者打电话安慰。
  研究生毕业后,张译丹在是否到国外留学一事上犹豫不决。“去吧,没钱我资助你!”这句话让张译丹颇受感动并最终下定决心到国外深造。
  “难能可贵的是,夏老师往往在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时刻给你指引,会尽他所能去帮助你,这种传统、朴素的情怀让人特别感动。”张译丹说。
  除了学生写的书信,夏云办公室的墙上还贴满了他和学生的合影,学生给他的小纸条、明信片、手绘作品等,甚至还有可爱的布老虎、玩具熊。夏云特意将这些都贴(挂)在办公室的书柜上。学生送的鲜花早已枯萎,他舍不得扔,“放在那儿,就会想起他(她)们”。
  “我很幸福,因为有那么多学生陪着我。我爱他们。”说这话时,夏云眼眶里已噙满了泪水。
  清淡似云,痴心教育永不悔
  在建筑学院一楼的办公室里,夏云正用放大镜校对即将出版的书稿———《现代建筑科学基础》,这是一本试图破解大工程时代建筑的安全性问题的著作。
  这间办公室是夏云告别讲台后专门申请的。两个“古董”书柜、一张学生淘汰下来的书桌、几把破旧椅子、一台电脑,成了办公室的全部“家当”。
  2014年以前,夏云一直在北大街居住,几十年坚持坐公交车往返学校。即便是老伴生病期间,他依旧风雨无阻。老伴去世后,“早已习惯了和学生在一起”的夏云从北大街搬到学校租住,连“电灯线都是坏的,后来又重新拉的”,这样的“条件”夏云却很满意,因为“住在学校方便多了,方便见学生,方便写书。”
  这些年,如果你中午、下午早点去建筑学院门口,就会看到一位老先生在学生们的搀扶下去食堂吃饭,不用问,那就是夏云。一盘小菜、几两米饭,夏云的饭菜永远那么简单。即便是偶尔去“高级”一点的地方点菜,夏云也从不让学生掏钱。
  “他是我见过最纯洁的教师,对物质没有任何追求,将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放到教学和科研上了。”说起自己的老师,学生们从不吝惜自己的语言。
  吃的简单,穿的依然如此。熟悉夏云的师生都知道,他有一个几十年不变的“标志性”打扮——红帽子、红围巾、皮夹克。靳亦冰曾经为老先生买过一条围巾,但是他舍不得带。“或许是老师恋旧吧。”
  生活简朴的夏云,对自己的学生却很大方。他将自己所有的获奖证书都分给学生留作纪念,哪怕是“终身成就奖”的证书和奖章。
  而今,在治学育人的路上,夏云依然能够“钻”进去,他说,自己有自信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他还有一个想法:成立一个基金,将书稿所得用来奖励那些在建筑学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的学子们。
  春去夏来秋更冬替。办公室里,清晨的阳光悄悄洒进来,暖暖的。一届届学生就这样坐在夏老师旁边,聆听着他的教诲。书桌旁用来通风的小风扇哗哗作响,仿佛正在倾听着他以及他们的故事……(文/马长蕊)的故事……(文/马长蕊)
  (衷心感谢文涛、何文芳、王进、吉晶颖等对本文的贡献)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