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五育并举 续写荣光 弘扬精神 培育新人
体育红旗在西安建大高高飘扬
 

1958年,学校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称号,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向甘一飞院长颁授锦旗。


2022年8月,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大力传承和弘扬“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克服疫情影响刻苦训练,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获得1项冠军、3项亚军等多个奖项,在参赛的32所高校中,团体总分并列全省高校第一名。

  校史馆二楼校史沿革展厅中央位置,展陈着一面半个多世纪前的锦旗。红色绒布打底,金色丝线饰边,毛体刻字厚重大气,吸引了来馆参观的各界人士驻足端详,安静地聆听学生讲解员娓娓道来——
  这面锦旗,是1958年夏秋之交,学校首任院长甘一飞从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手中接过的“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见证了西安建大并校之初的体育荣光,也是建大人永远的骄傲和精神动力。
  2021年,面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学校全面总结并校65年的办学经验,提出推进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文化铸魂”工程的重要部分,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传承行动开启,以深挖学校体育精神内涵,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建大精神铸魂,以体育教育为立德树人注入源源活力,使得建大体育在新时代新征程绽放出勃勃生机。

“劳卫制”全国第一  “红旗院”名声大振

  劳卫制,对于现在的很多师生来讲,是个陌生词。何为“劳卫制”?是指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为提高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身体素质,动员师生参加体育运动,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参照苏联模式推行了这项体育锻炼制度。
  并校初期,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在“个个上操场,人人都锻炼,身强力壮红又专,为共产主义服务五十年”的口号鼓舞下,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1957年,学校召开首届体育积极分子大会,447名积极分子会师田径场,带动师生坚持不懈参加体育锻炼。到1958年,学校已经有88.2%的学生通过了劳卫制一级,41.9%的学生通过劳卫制二级,不少学生达到了等级运动员标准,劳卫制合格和等级运动员的指标越居全国第一位。
  一所并校仅两年的院校,就在全国体育运动中独领风骚,仿佛与生俱来就带有一种力量。《人民日报》报道称,放手发动群众、让学生想办法,是这个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经验。
  在全校师生空前高涨的热情下,学校很快跃升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一所名符其实的体育强校。1957年到1960年,短短四年间,学院先后召开了六届运动会。
  1958年11月的一天,学校师生收到一份正在北京出席全国高等院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的甘一飞院长发回的电报——
  “国务院贺龙副总理代表国家体委于9日授予我们“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的红旗,特此报喜。”
  放眼整个西部地区,仅有我校获此殊荣。即便是在全国,也仅有五所高校。
  《西安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以建筑工程学院(学校并校初期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条件来看,一不是体育专业学院,二不是设备特殊,他们只不过有“大干特干、力争上游”的思想,结果一跃成为全国体育运动先进单位。
  “红旗院”这一荣誉激发了师生们体育竞技的兴趣和热情,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仅1958至1959年——
  学校游泳队先后有9人打破省纪录;2名学生破十公里竞走全国记录;自行车百公里赛破世界记录;射击“飞碟”打破全国纪录,获“体育破全国纪录”金质奖章;3名学生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世界射击冠军赛;12人被选进省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体育运动会……
  在多个纪录被刷新的起跑线上,奔跑过建大师生的身影。他们一起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建大神话,时至今日依然令人津津乐道。

续写体育荣光  储蓄报国能量

  六十多年来,建大体育在“红旗院”旗帜的鼓舞下蓬勃发展,建大师生为国家建设强身健体,为续写“体育运动红旗院”的历史荣光奋力拼搏,铸就了并校六十余年的精神骨骼。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曾有人问八十多岁的1957级校友叶葆菁,身体这么硬朗,有何秘诀?他说:“我年轻时在健康银行里有储蓄。”
  叶葆菁表示,由于在大学五年坚持锻炼,体质打下了基础,走上工作岗位直到退休也不曾生过病,还在市报上发表过一篇《我一辈子没请过病假》的文章。在校报的约稿中他写道,今天向母校汇报:健康工作五十年,我做到了。
  “……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学校曾先后易名西安冶金学院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写道。
  一部文学名著与一座著名学府因游泳而彼此辉映。西安建大的游泳健将们在历史的浪涛中水击千里久负盛誉,游泳池也因此闻名遐迩,记入作家的名作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下大力气改善体育运动条件。先后建成高标准田径运动场,建设文体馆、网球场,为建大体育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广大校友感恩母校,回馈母校,支持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校友解勇、吴铮先后捐资冠名草堂校区体育运动中心、游泳馆,进一步极大激发了建大师生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
  1984年,我校大学生足球队参加全省大学生联赛夺冠,创造了我校在这项赛事上的历史最佳成绩。2014年,当年“出征”的原班人马专程从祖国各地汇聚母校,并与学校青年教工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赛。虽然当天雨中的场地异常湿滑,但在场的校友队员们娴熟的带球动作,巧妙的过人技术,有效的阻抢和补位,游刃有余的射门,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当年英姿飒爽的青春风采。
  西安建大体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现在依旧成绩斐然,在竞技体育方面更是捷报频传。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场上,我校2008级学生齐大凯在链球比赛中,投出了70.77米的好成绩,获得银牌。学子王亚栓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3000米障碍赛,凭借着最后阶段的强势冲刺以8分37秒66勇夺冠军……
  2018年,学校2009级国贸专业校友屈姣姣,以世界女性最快速度连登洛子峰和珠穆朗玛峰。她在洛子峰成功登顶后举起校旗,为母校送上祝福。 

坚持五育并举 培育时代新人

  当前,在竞技体育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青少年体质下滑和大学生体能测试水平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当代大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强健体魄、砥砺意志是应有之义。
  因此,学校提出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传承行动,旨在用“红旗院”的历史荣光激励广大师生投身体育锻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传承行动的推进思路,学校将以弘扬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为引领,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历史文化传承、工作体系完善、思政教育贯通、人才互通互用为解决办法,从公共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群体活动等入手寻求实践载体,通过机制共融、特色共创、赛事共办、运动队共建的创新方式,构建“文化传承—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群体活动—社会服务”多维一体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形成“体”受益于“教”和“教”受益于“体”的双向互动模式。通过凝练红旗院精神实质,厚植体教融合的文化基础。拓展体育课堂,精准体教融合的实践融点。以第一堂体育课引领新生起好步。以体育先进表彰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发扬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克服疫情影响刻苦训练,2022年暑期在省运会中一举夺得全省高校总分并列第一名,足球队再次夺得全省冠军,极大地提振了建大体育的社会声誉,增强了建大师生努力拼搏发展体育、增强体质的信心和决心。
  冬日的秦岭北麓,寒气逼人,草堂校区冰冷的夜色中,到处都是戴着口罩锻炼的身影。连楼管阿姨也被带动了起来,和学生们一块跳起了广场舞。
  校园是精神传承的胜地,无论你是建大学子,或是经过此地的游客,你一定会被这里的师生运动中所洋溢的青春气息所打动。每当阳光洒落,学子往来,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总是升腾起无限的希望。当你听到晨光下人群奔跑不息的脚步声,和纵身跃入池中溅起浪花的赞叹时,你怎能不被那滚滚的气势所感染并吸引?你会不由自主地汇入到人流中去,投入到大汗淋漓的运动中去,用奔跑去迎接初升的太阳。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