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崇尚学术 志存高远 为新时代建大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 朱晓渭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隆重庆祝第38个教师节,表彰先进典型,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学校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新入职的105名青年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帮助新入职教师更好地认识建大、融入建大,我讲四个问题。
  一、建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我们工作在建大、学习在建大、生活在建大,应该说对建大很了解,但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我思考,最起码有这样几个维度。从历史的维度看,建大是一所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专的土木、建筑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市政类学科精华,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现为陕西省、教育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并校以来,学校隶属关系几经变更,但建大始终高举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扎根西部,办学育人,书写了一部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辉煌篇章。从贡献的维度看,建大是一所硕果累累、声誉卓著的大学。并校60多年来,先后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包括11名院士在内的30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以陈绍蕃、徐德龙、刘加平等为代表的建大学人,紧盯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奉献出一大批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科技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建大人自强报国的奋斗足迹,为我国建筑科技创新和美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精神的维度看,建大是一所敢为人先、力争上游的大学。并校以来,我们培养了我国首批供热通风研究生;主导编制了我国首部《钢结构设计规范》;我校学子先后三次在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得最高奖,是该项赛事获奖层次最高、获奖次数最多的高校,为中国建筑教育在国际上赢得极大声誉;我们获批了我国建筑学科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我国唯一的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校初,我们还荣获“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称号,全国只有5所高校获此殊荣,贺龙元帅亲自为我校颁授锦旗。从担当的维度看,建大是一所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大学。每当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之时,建大从来都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在汶川、玉树地震、郑州特大暴雨、陕南洪涝灾害中,学校积极派出专家团队,抢险救灾、支援重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学校选派驻村规划师描绘乡村发展蓝图,积极推广危房加固改造技术,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服务乡村振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学校迅速组织科技攻关,编制了我国首部《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贡献了建大力量。
  各位老师,正如大家所知,建大不是985、211高校,目前还没有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但经过60余年的建设发展,建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为我们下一步冲击“双一流”奠定了坚实根基。我们有完整的学科链群优势。我们是全国乃至国际上“建筑科技”学科链最全最长的大学,涵盖了城乡建设的几乎所有专业,并且延展到建设前端的材料、冶金、采矿以及管理、人文艺术等相关学科,任何一个点的突破,都能提升整个链群的水平。我们优势学科的地位依然稳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5个B+学科,ESI全球排名中,工程学已进入前3‰,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我们有明显的地缘区位优势。建大是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唯一的“老八校”,取得的高质量成果几乎都与西部有关。只要我们立足西北、辐射丝路,为丝路沿线乃至更广阔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就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建大力量。我们有校友和行业优势。30万余名优秀校友遍布冶金和城乡建设等各行业,建筑、土木、环境、材料、冶金等领域,都有从我们学校出去的院士,这些领域我们有很强的学术优势。
  二、建大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布局。从我国大学特别是工科院校的现状看,现有的学科专业基本上是基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制造业的体系架构。如果我们跟不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不能随着产业革新而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就跟不上时代科技进步的节奏,也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就会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席卷中落伍、掉队。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学校承办了土建类高校大学校长论坛。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在国家新城建、新基建背景下,作为为人类美好人居环境而奋斗的土建类高校,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其中最为关键的,我理解还是转型发展的问题。因为随着近年来绿色建筑、低碳建筑、智能制造等新型土建行业理念的推广实施,传统的土建学科已经难以支撑新时代土建行业的实际需求,必须要与人工智能、人居健康、数字技术等深度融合。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在去年党政工研讨会上,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深刻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优势的基础上,总结了65年来的办学经验,提出构建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经过一年来的推动落实,“11445”已在全校上下形成自觉和共识,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第一个“1”,就是秉持一个办学理念,即“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第二个“1”,就是坚持一个基本思路,即“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苦练内功”;第一个“4”,就是“强基础、强链群、强引擎、强团队”的“四强发展战略”,第二个“4”,就是推进“智能+、绿色+、健康+、国际+”的“四+转型路径”;最后一个“5”,就是狠抓“文化铸魂、人才跃升、质量保障、科技攀登、民生幸福”的五大攻坚工程。
  关于“11445”的具体内涵,树声校长在去年的党政工研讨会上已经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关于“11445”的重点建设任务,学校已经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请教师发展研究院、人事处负责,把实施方案和相关会议文件汇编印发给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各位新入职的教师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要把这些文件也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认真学习领会,务必学深学透,尽快找准自己在发展新格局中的定位,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总而言之,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大学的立足之本在学术;自立自强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源泉,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流不是靠同情施舍得来的;“四强”战略是我们发展的有力抓手,“四+”转型是我们发展的必经之路,“五大攻坚工程”是我们要全力抓好的重点任务。我们全体建大人要奋力拼搏,“十四五”期间,学校整体学术实力要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持续增强,力争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为建成丝路沿线学科门类最全、培养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建筑科技新高地,实现“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大目前的状态怎么样?
  从去年4月树声同志担任校长,6月我担任党委书记算起,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蹄疾步稳推进机构设置、人事分配、考核评价等关键领域改革,激发了发展的强大动能。我们高标准布局交叉创新研究院,打造前沿交叉的“学术人才特区”,持续提升对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卡脖子”问题的攻关创新能力,目前成立3个二级研究院。我们高起点建设未来技术学院,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打造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特区,探索构建“学科融合、课程化合、资源聚合、产学结合、中外联合”的本硕、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正在进行2022级本博贯通班的选拔工作。我们扎实推进“质量建设年行动”,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100%,学校连续三年进入中国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百强;本科生考研深造率32.09%,较去年提升5.86个百分点;大学生“双创”成效显著,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顶级赛事多次摘得桂冠;在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84.21%,居全省高校第四、省属高校第一。我们加速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2021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我校10个专业入选,截至目前,我们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实现二级学院全覆盖。今年我们还将撤销2个专业,新增5个专业。我们深入实施人才跃升工程,高规格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已引进高层次人才85人。特别令人振奋的是,王艳、王文两位教授获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现我校近十年来的重大突破,建大“领军人才军团”更加壮大。我们发起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与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成功举办新时代土建类人才培养暨第二届大学校长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城镇绿色发展系列学术活动等,充分彰显了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我们大力开展“体育红旗院精神”传承行动,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中,我校勇夺高校团体第一名,荣获大学生男子足球甲组冠军、乙组亚军等多个奖项,再创建大体育新辉煌。
  总体来说,经过一年多的团结奋斗,学术立校深入人心,求真务实成为风尚,发展自信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明显提升,大家想干事、愿干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态势,学校发展呈现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新气象。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建大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要我们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四、新时代的建大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考察、讲话、批示中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六种素养”等要求,表达了对培养优秀教师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对广大人民教师的殷切关怀,为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一所学科积淀深厚的大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建大人的传承创新和接续奋斗,我们学校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一些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并校伊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在陕西高校中名列前茅,刘鸿典、张剑霄、赵文钦、陈叔陶、许继曾、陈绍蕃等名师奠基,逐步孕育了我校浓厚的科学与文化精神,陶冶了建大人学术立校的高贵品格,让建大在起步时就有一流的视野;徐德龙、刘加平等一代代大师紧盯国家科技前沿和战略需求,奉献出一项项原创性、开拓性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筑起了建大“大气象”,成了建大的“大先生”。这启示我们,优秀的师资永远是办学之本。在去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和今年暑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从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学术水平、师德素养、关爱学生、淡泊名利等方面,对全体建大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借此机会,我给参加培训的新入职教师,也通过大家向我们全体建大教师再提几点希望,和大家共勉。
  第一,紧盯前沿,努力提升学术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教师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我们建大地处西部,一怕眼界不宽,看不到前沿;二怕本领不强,心有余而力不足。建大要发展,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要把学习作为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作为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途径,作为登高望远的有效方法,时刻保持勤学奋进的状态,让讲学习、肯学习、善学习成为建大教师和干部的自觉习惯。我们要构建学习型大学,实施全员能力锻造计划,领导干部要学习,普通干部也要学习;教授要学习,青年教师更要学习。我看了这次新入职教师的花名册,绝大部分来自原985和现在的“双一流”高校,也有一部分是我们建大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大家都经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应该说底子都非常好。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空前加快,新理论、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刻不停地学习充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术水平。大家也都有深刻感受,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我们既要做好知识的传输者、创造者,更要做好学习的推动者、参与者。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我们学校的陈绍蕃教授,耄耋之年仍时刻关注着国际钢结构科技水平的最新进展,每年都有论文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离世前先生长期卧床养病,但他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却从未停止,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他就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执笔,看看文献,改改论文。大家一定要继承老一辈学人虚怀若谷、毫不懈怠的宝贵精神,切实增强学术能力建设的危机感、紧迫感,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志存高远,要做就做“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大先生之大;大先生之大,在于学问之大、精神之大。20世纪50年代并校之初,我们的前辈先贤就指出:“人才之训练,大非易事,稍有错误,直接贻误青年,间接危害国家,教师责任,不谓不大。”建大要振兴,必须造就一批“大先生”。作为建大的教师,就是要有一个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态度,要做就做“大先生”。如果没有这个远大志向,不管你一年发多少论文,拿多少科研经费,获多少奖,那也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真学者、大先生。古人讲:“但开风气不为师”,真正的大先生,首先是引领风气、行为世范,否则我们搞一辈子,也只是在名利场里打转转。有境界而自成高格,志存高远的人,才能够在名和利前面选择正确的道路,青年教师要想成为大家,一定要有远大的抱负。这方面,我们建大有很多榜样。以刘加平院士为代表的建大三代学人,立志为八亿农民建好房子,从黄土高原的窑洞改造到雪域高原太阳能采暖,从长江上游云南彝族生土民居设计到地震灾区生态家园重建,实现了生态民居建设的重大突破。我们的校长王树声教授,立志构建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历时12年整理出1400座古城的“规划经验”,编著完成《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18卷),填补了城乡规划研究领域的空白。还有我们已故的潘鼎坤教授,他一辈子教基础课,头上也没有什么人才光环,但在建大人心中,他是一座巍巍高山,是建大的符号。先生九十高龄还坚持给学生讲高等数学、讲唐诗宋词,93岁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一句“我们做老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感动了无数人。先生离世前叮嘱一切从简,连讣告都没有发,乃至他去世好几天学校还不知道,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向各自领域的先进榜样,向国内外的大师们学习,立志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第三,甘于奉献,自觉融入学校发展大局。走进建大门,成为建大人,大家要尽快认识建大、融入建大、热爱建大、建设建大。对新入职的教师来讲,首先要了解这所大学的历史,认同这所大学的精神,进而才能热爱这所大学,奉献于这所大学。我前面讲了建大的优势,其实建大最根本的优势,就是一代代建大人爱校荣校的优良传统。并校60多年来,一批批优秀教师、干部筚路蓝缕、奋勇争先,一砖一瓦建设建大,一生奉献培育桃李,构筑了建大的精神谱系。这次培训我们安排了校史校情教育,大家去参观校史馆就可以看到,并校之初学校基础设施异常简陋,老一辈建大人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坚持进行教学科研,没有教材,就自编讲义;缺少实验设备,就想办法去兄弟单位租借。他们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建校劳动中去,短时间内,师生们自行设计施工了校内的道路、食堂等基础设施,满足了基本的教学科研需要,并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任校长甘一飞指出:“我们绝对不会自满,我们永远要注视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当时,全校上下形成了力争上游、不断向先进看齐的浓厚风气。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建大的振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担当和奉献;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建大好了,建大的每一个人才能好。今天的建大青年教师,肩负着“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光荣责任,肩负着振兴建大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从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珍视这种爱校如家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好这种精神,始终紧紧拧成一股绳,让建大再创辉煌。
  各位老师,同志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教师有地位,大学有希望。实现“双一流”目标,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党委对广大青年教师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崇尚学术,苦练内功,志存高远,砥砺奋进,在新时代建大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党委书记朱晓渭9月8日在第38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新入职教师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有删节,标题为本报所加)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