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第5版版
发布日期:
很庆幸我的青春从那个时代走过
  

◇焦英博(给排水专业1984级)

 
  1984年,时值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后期,人们迎来了迅猛的改革潮流;年轻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内心充满报效国家的激情和青春的躁动,充满着对命运和未来的关注。我很庆幸我的青春从那个时代走过。
  我是给排水84级的,是大学教育全面实施后的第一批三年制高中毕业,在极低的录取率下考入大学的。当时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我们经历了社会良好风气的洗礼,因此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在后来的三十年里的正直、乐观、担当和不畏艰辛的品格。
  我的人生历练,是从初入大学与几个文学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创办夏文学社开始的。没见过世面的我第一次公众场合登台诗朗诵时上台时已经紧张得形同筛糠,但在社员们的鼓励下我最终还是鼓足了勇气。随后,我继续积极参与、组织、主持了很多活动。后来,在《冶院科技》主编王力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贾平凹、路遥所在的建国路的西安文联去旁听文学笔会,邀请文学名家在学校开展了数十场文学讲座,路遥、白描、子页等都是我们的座上宾。
  那个时期,大学完全步入了正常的教书育人的轨道,很多老一代知识分子很快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冶院也不例外。正是这代人铸就了冶院淳厚的师德、淳朴的校风,使我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培育了我们健康的身心。
  夏文学社的影响逐步扩大,引起了社会机构的关注,得到了曾经的陈纳德飞虎队队员、台湾驾机起义第一人、十六航校副校长杜道时等传奇志士的认可与厚爱,我们受邀为他整理和撰写回忆录。曾是地下党员的他曾被频繁批斗,但始终执着于对党的信仰,这一切像养分一样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
  通过这段交往,使曾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的世界观和人生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接人待物、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段重要历程。
  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企从事设计和技术改造工作。那时大学生很少,企业要求我水、暖、电都要做,于是开启了我自学加拜师的快速学习、实干阶段,三年之后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前评上工程师,之后又调到开发区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
  在此期间,我接触了除设计审核、招投标、预决算、施工监理等专业之外的很多其他工作,全方位锻炼了我的能力。在专业岗位上工作十几年后,因自感学识不足,我去读了研,英语口语得到了快速提升。
  1999年5月底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不久,我从厦门飞往西安,机场偶遇三位美国人向我问路,瞬间被我对美国政府毫不留情的怒骂搞懵圈了,对我印象深刻,后来我竟然还因此获得了他们推荐我去美国工作的机会。于是,我出国学习、工作、回国一气呵成,2004年回国开始筹建成立美国项目管理学院北京代表处,任中国首席代表至今。14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国外项目管理领域先进的知识、技术、实践经验和成果引进国内。
  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学校良好的教育,没有学生阶段的工作历练与文学爱好带来的朋友圈,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历练机遇,没有自己的不停学习和提升以及自信率真的品性,也许我不会有后来的海外学习工作,也不可能有机会成为美国项目管理学院的中国首席代表而且历时14年至今。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毕业30周年,回望来时路,点点滴滴都是母校的哺育,更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很多人说我幸运,那么,幸运的钥匙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幸运就在于我们迎来了一个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给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持续的成长机遇;幸运也在于我们成长在一个民风淳朴的国度里,不管是师长还是社会上的朋友都真诚相待;当然,幸运还在于自己对正直、善良等品行的坚守以及充满激情迎难而上的进取心。
  作者简介:焦英博,女,1988年本科毕业于我校给排水专业,先后在对外经贸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管理智库专家,美国项目管理学院中国首席代表,中国项目管理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P认证中国业务中心主任。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